原创 比美国还大胆?30%关税将至,欧盟对特朗普低头,反向中国下命令
创始人
2025-07-14 19:34:56
0

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向最亲密盟友时,欧盟连夜修改谈判条款;当中国依法管控稀土出口时,欧洲议会却通过决议横加指责。同一场全球贸易混战中,欧洲为何对中美上演"变脸"大戏?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日韩等国加征关税的雷霆手段,让全球见识了什么叫"美国优先2.0加强版"。

环球网消息称,近日,特朗普的一纸关税令让欧盟彻底坐不住了。他宣布将对欧盟商品加征30%关税,但留了个“活口”——8月1日前还能谈判。

消息一出,欧盟高层集体炸锅。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接连发声,一边痛批美国“损人不利己”,一边又放软身段表示“愿意谈”,毕竟,到期未达成协议,欧洲汽车、奢侈品等支柱产业将面临30%的惩罚性关税。

据悉,欧盟委员会已紧急调整谈判策略,拟撤销数字税条款向华盛顿示好,可谓是光速妥协。显而易见,欧盟既不想挨刀,又怕真撕破脸,进退两难。

表面上看,欧盟手里攥着和美国旗鼓相当的消费市场,这是它最大的筹码。但问题在于,欧盟这个“超级买家”内部却是一盘散沙。

德国怕汽车业遭殃,法国担心红酒和奢侈品被针对,爱尔兰则盯着医药产业的投资。更麻烦的是,像匈牙利、意大利这些国家,领导人和特朗普私交甚笃。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早就盘算着当“和事佬”,毕竟特朗普对她可比对其他欧盟领导人客气多了。

这种内部分裂,让欧盟在谈判桌上还没开口就先矮了半截。

除了内部不团结,欧盟的另一个软肋是对美国的依赖。别看欧洲整天嚷嚷“战略自主”,可一旦美国真从防务体系抽身,欧洲单独面对俄罗斯时心里直打鼓。

数字领域更是如此,从互联网巨头到云计算服务,欧洲企业几乎被美国压着打。特朗普显然吃准了这一点,他的谈判逻辑简单粗暴:有牌就亮牌,没牌就认输。

可欧盟习惯了多边协商那套温吞水打法,现在突然要和美国玩“德州扑克”,难免手足无措。

眼下距离8月1日的最后期限只剩两周多了,欧盟最紧迫的任务是先把27国的意见拧成一股绳。

但即便谈成了,恐怕也得割肉放血——要么开放农业市场,要么在数字税上让步。毕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从来不是虚张声势,当年对华贸易战连盟友日本都没躲过。

然而,急昏了头的欧盟却又选择用“反华”来为美国递上“投名状”,以期换取对方一点点让步。

就在欧盟官员忙着计算对美让步幅度的同时,欧洲议会却以376票赞成通过决议,指责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扰乱供应链"。

这种指控纯属无中生有。中国驻欧盟使馆迅速回应,强调出口管制基于国际惯例和国内法规,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都会获批。

欧盟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业领域高度依赖中国资源,却一边伸手要货,一边抹黑中国“操纵市场”,这种双标连基本逻辑都站不住脚。

更讽刺的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期推动三项供应链提案,明里暗里针对中国,企图通过“自力更生”减少对华依赖。

但现实是,欧盟在稀土、光伏、电池等关键领域短期内根本无法摆脱中国,强推“去风险”只会推高本土企业成本,最终拖累自身竞争力。

欧盟对华政策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与美国的对比上。

当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结果美国企业因成本飙升叫苦不迭,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而欧盟却似乎更“头铁”,明知对华施压必遭反制,仍坚持硬碰硬。

例如中国此前对欧盟医疗器械采购限制采取对等回应,直接导致欧洲企业损失数十亿欧元订单。

但布鲁塞尔显然没吸取教训,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究其原因,欧盟与中国的产业竞争关系比美国更直接——双方同为制造业巨头,在汽车、机械等领域存在正面交锋。

但这种竞争本该通过市场规则解决,欧盟却选择用行政手段打压中企,无异于饮鸩止渴。

可以说,这种对美跪拜、对华挥拳的精神分裂式操作,暴露出布鲁塞尔决策层最危险的误判。

当前,欧盟正面临三重困局。

短期看,美国8月1日关税大限与中国稀土进口旺季重叠,而法国推动的《欧洲主权基金》仅募集到预期规模的三分之一,意大利工业部长承认"无法承受同时失去中美市场的代价"。

长期战略层面更显荒诞,欧盟一边在晶圆厂项目投资430亿欧元对抗中国光伏,另一边又要求新疆提供多晶硅原料。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去风险",实际是给自己制造更大风险。

中国驻欧盟使团声明中"符合规定的申请都会批准"的表述,实为给欧洲留下谈判窗口,但附加条件是"不得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这记软钉子扎醒了部分商界领袖,大众集团监事会成员已联名呼吁"用市场换技术",建议拿出10%的新能源汽车份额换取中国稀土加工专利。

相比之下,欧盟官僚系统的反应令人啼笑皆非——他们计划在2025年前将非洲稀土进口量提升至总需求的15%,却闭口不谈这些矿石仍需运往中国进行提纯的事实。

未来几个月将是欧洲最后的战略调整窗口。

若继续坚持对美绥靖、对华强硬的错位策略,等待他们的将是组合拳打击:中国可能将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批周期进一步延长,直接打乱欧洲圣诞季电子产品生产计划;

而美国则可能借机抬高页岩气价格,复制2022年能源危机收割模式。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东欧,匈牙利总理近日明确表示"欧洲需要第二个布达佩斯备忘录",暗示可能效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骑墙策略。

至于这场博弈的结局,很可能是美欧双方各退半步:欧盟咽下部分苦果,特朗普则拿着“胜利协议”回去吹嘘。

而冯德莱恩团队若真有战略眼光,就该认清现实——与中国谈判才是唯一出路。毕竟,中国反制工具箱里的牌远比欧盟多,而欧洲经济已承受不起新一轮震荡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然而,巴西的回应让美国措手不及——卢拉不仅公开驳斥特朗普的指控,还...
2025-07-14 22:58:11
原创 ...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美国与越南宣布就双方“对等关税”谈判达成框架...
2025-07-14 22:58:10
志道国际(01220.HK...
志道国际(01220.HK)发布公告,于2025年7月14日因可换...
2025-07-14 22:58:07
债券聚焦|地产预期是破局点...
文|明明 周成华 丘远航 赵诣 上周市场受宽地产预期扰动,长债利率...
2025-07-14 22:58:06
瑞达期货收盘下跌4.14%...
7月14日,瑞达期货今日收盘22.9元,下跌4.14%,滚动市盈率...
2025-07-14 22:57:42
永安期货收盘下跌8.30%...
7月14日,永安期货今日收盘16.01元,下跌8.30%,滚动市盈...
2025-07-14 22:57:41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纯碱原油...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主力合约多数上涨】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主...
2025-07-14 22:57:40
交易所“两融”名单发布,关...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0.6%,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
2025-07-14 22:57:30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美国与越南宣布就双方“对等关税”谈判达成框架性协议。面对同一份美越贸易协议,越...
永安期货收盘下跌8.30%,滚... 7月14日,永安期货今日收盘16.01元,下跌8.30%,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
ETF复盘资讯|商保创新药目录... 制药板块今日(7月14日)逆市走强,创新药、中药联袂拉涨,聚焦龙头药企的药ETF(562050)场内...
宗馥莉名下多家娃哈哈公司更名;... 编者按:鞭牛士整理每天热门行业信息,一站式了解当日动态。 1、北汽蓝谷: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2亿元到2...
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突出... 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7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5月,人民银行再次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
中钢协:警惕美国关税对钢铁贸易...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钢铁产品直接出口美国的冲击相对有限。但美国进口钢材的...
央行公布上半年金融数据 将进一...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上半年金融数据。截至6月末,广义货...
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 截至收盘,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上涨0.9%,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4%。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
“汉堡”“钢笔”竟是货币!赴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郭聪聪 北京报道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迎来历史性爆发,根据香港保监局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