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德国《商报》网站7月13日刊登题为《特朗普正引领美国走向跨大西洋关系破裂》的文章,作者是延斯·明希拉特。文章摘译如下:
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对加拿大征收35%的关税,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美国总统正肆意宣泄他在贸易政策方面的愤怒。这只是特朗普最近以信函形式向相关国家宣布的最新一轮惩罚性关税。除非贸易伙伴或对手作出实质性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损害自身利益的让步,这些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特朗普表示,新的最后通牒“坚定,但并非百分之百坚定”。
这意味着一如既往:一切皆有可能,包括完全相反的结果。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对等关税”、补充性关税或非补充性关税——无人能看清全貌。而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正是这位白宫贸易斗士的盘算:施加最大限度的勒索压力,制造最大限度的混乱。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产品征收30%的惩罚性关税,这比特朗普在4月初宣布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动贸易战时威胁征收的关税高出10个百分点。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不仅会严重损害许多欧洲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更意味着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最终破裂。白宫主人目前正在等待布鲁塞尔在8月1日之前提出的方案。如果欧盟以反制关税回应,特朗普将以相同比例在3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关税。
没有比这更傲慢、更专横、更无视规则的举动了。美国总统正在使用黑手党式的勒索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完全不作任何反应,给正在进行的谈判一个机会?启动欧盟原定于7月15日宣布,但现在再次被推迟的反制关税?甚至公开威胁采取强有力的报复措施,例如对美国科技公司实施制裁?
屈服于赤裸裸的勒索企图无异于承认失败。但布鲁塞尔别无选择,只能向华盛顿提出方案。潜在的损害将过于巨大,尤其是在欧洲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严重限制其回旋余地的情况下。
但欧盟可以再次明确表示,它也同样拥有贸易实力,这不仅因为它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还因为美国数字企业对该市场的依赖。与此同时,欧洲还应竭力与尽可能多的第三国结盟,来挽救剩余的基于规则的贸易秩序。
欧洲之所以能够在主权问题上保持沉着冷静,主要是因为一个确定的事实:从长远来看,美国自身将遭受最大的损害。这不仅是因为供应链遭到蓄意破坏,更因为西方领导大国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丧失信誉。信任可在瞬间崩塌,但重建则需要数十年。(编译/聂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