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裴金佳表示,按照普惠和优待叠加的原则,退役军人事务部出台了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规范,以及加强退役军人司法救助等文件,对困难帮扶援助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
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列入各地财政预算
在资金保障方面,要求各地要把困难退役军人帮扶资金列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在医疗救助方面,对困难退役军人医疗费用负担比较大的,要予以倾斜帮扶。
在平台建设上,搭建了困难退役军人帮扶信息化服务系统,定期和民政部门比对数据,努力探索“一次申请,多方帮扶”联动帮扶格局。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做好困难帮扶工作,已经成立了1100多家关爱帮扶基金,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困难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
裴金佳表示,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情暖老兵”专项行动,切实解决退役军人的一些实际困难。下一步,还将进一步聚焦经济困难、失能老年困难退役军人的关爱照护,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这项工作,切实提升帮扶援助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努力做到呼有所应、难有所帮、弱有所扶,积极帮助退役军人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持续提高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
在抚恤优待工作方面,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徐耀介绍,“十四五”期间,先后修订制定了《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法规政策10多项,涵盖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养老、优待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随着国力增强,连年提高定期抚恤补助标准,2024年是国家连续第20年提高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同时,不断完善“保险+救助+补助”的优抚医疗保障体系,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解困活动,扎实推进优抚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全国800余所优抚医院、光荣院,在“十四五”期间改扩建提标80多个。
此外,强化荣誉激励,为优抚对象家庭悬挂“光荣牌”,为优抚对象发放优待证,热心拥军优抚的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队伍不断壮大,“爱国拥军”“崇军优属”的传统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22万家吸纳退役军人就业企业享受了税费减免
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负责人盛保晨介绍,退役军人事务部坚持把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引导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退役军人事务部先后与69家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签约,带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全国近2万家企业合作,引导企业落实“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退役军人”“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条件”的优惠政策;共计22万家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享受了税费减免,有效激发了企业招用退役军人的积极性。
完善退役军人服务APP招聘功能,推进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其他招聘平台资源共享;每年组织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累计举办招聘会5万多场次,140万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
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金融信贷、场地支持等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指导各地挂牌设立1988个创业孵化基地,组建14000多名创业导师队伍,举办两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营造创业创新氛围,促进退役军人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兵支书”“兵教师”“国防教育辅导员”等培育使用,推动开展消防员专项招录,引导退役军人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约37万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14800多名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任教,18000余名退役军人进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徐耀表示,“十四五”期间,转业安置工作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坚持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作用发挥好。到目前为止,已接收安置25万余名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质效不断提升。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