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遇到抵抗,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后,刚刚结束的斯德哥尔摩会谈成为了中美之间的第三轮关税谈判。通过结合前两轮的经贸交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轮的谈判不仅有明显的进展,还明确了定位和未来的走向。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三轮关键的经贸会谈进程:
第一轮经贸会谈是在5月10日至11日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整体气氛坦诚、深入且具有建设性,双方在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双方同意取消了4月2日之后相互加征的关税,而针对4月2日那次互加的34%关税,最终只保留了10%的基础关税,剩余的24%关税暂停了90天。
第二轮谈判则于6月10日在英国伦敦展开。会谈的氛围依旧理性、深入且专业,双方对之前达成的共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框架化讨论。在行动方面,中国同意在特定条件下放宽对部分稀土资源的出口限制;与此同时,美国也宣布取消一些针对中国的限制性措施,包括针对留学、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喷气发动机零部件领域的限制。
第三轮的谈判于7月28日至29日举行,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开。与前两轮相似,双方的交流依然坦诚、深入并富有建设性。在这一轮,双方确认了之前达成的共识,并对其中的框架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具体措施方面,对于第1轮会谈后暂停的24%关税,双方决定再延长90天。
表面看起来,谈判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但深入分析就能发现,这次会谈的形式非常复杂,背后暗潮涌动。全球的关税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谈判的表面来看,使用了如“坦诚”和“具有建设性”等措辞,实际上意味着双方在坚持底线的情况下展开了博弈,进展虽然缓慢,但各方的意图都非常明确。从行动层面来说,这仍然是对之前达成框架和共识的确认,且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24%关税的延期并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动,依旧是“如期”的展期。
相比于前两轮的谈判,这一轮的结果相对简单,形式上也较为公平。然而,正是这看似简单的结果,实际却并非易得。为了能达成这个简单的延期协议,谈判双方无疑经历了诸多幕后较量。
有一个重要但低调的消息发布在谈判期间:长和集团宣布与贝莱德结束独家谈判,并在公告中透露了一些市场信息。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合理的商业举措,但巧合的是,这一公告恰巧与谈判期间相吻合,这无疑透露出一个深层次的信号——除了稀土出口,中国还掌握着对港口的控制权,这无疑是向美国施加压力的暗示。
此外,谈判结束后,特朗普的一番举动也颇为有趣。他威胁印度可能加征20%到25%的关税,随后愤怒之下决定直接实施25%的关税。这个举动颇像一个情绪失控的人,在外受了委屈后回家发泄,显得既不理智又极具情绪化。这种做法似乎验证了斯德哥尔摩会谈的复杂性,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经过艰难妥协的结果。
90天的延期意味着未来一个季度内会有相对稳定的环境,而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随着谈判的进一步拖延,最终没有大幅改变的结果反而可能意味着谈判逐渐接近尾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7月30日的会议未能达到市场的预期:无论是财政、货币政策还是房地产,都没有出现像4月时那样激进的措施。随着外部压力的减小,这些政策的调整空间也变得更为有限。
90天的延期还意味着美国针对多个国家的关税措施将在8月1日生效,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全球关税的格局:除了英国10%的关税以及欧盟、日本和韩国15%的关税,大部分国家的关税税率都在20%至30%的区间内。这一变化让原本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国出口恢复了相对优势,且无需为此牺牲更多的成本,甚至避免了产业链的大规模外迁。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这次关税谈判中愿意牺牲自家的农业保护壁垒、汽车进口配额,甚至在军事和能源领域与美国签订巨额订单。这些国家显然愿意压低关税税率,换取短期的利益,但这种策略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遭遇更大的挑战。
如果说这轮谈判的表面是平静的,背后的暗流却是波涛汹涌。甚至可以说,更精彩的故事还在后头。
关于英伟达的约谈也是这一波暗流的一部分。虽然这个事件看起来有些突兀,但如果我们回顾之前的背景,就能更清晰地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特别是在与西方的商业竞争中,中国不仅仅是依靠某些“善意”的表达来推动谈判,而是在强硬的商业博弈中逐渐显现出自己的筹码。
英伟达曾因H20芯片的解禁而暂时表达过善意,而这次的约谈则是中国在面对西方霸权主义时,采取“以直报怨”的策略。中国要求英伟达开放底层代码,以打破技术垄断的局面。这一举动不仅是为了争取短期内的算力补给,更是为了打破西方技术封锁,促进国产芯片的发展。
无论英伟达最终是否愿意提供2000万行底层代码,这场博弈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英伟达选择不合作,许多中国企业将面临算力缺口的问题,这对行业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博弈也意味着中国有可能借此机会推动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这次与英伟达的约谈,不仅是一次商业博弈,更是中国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一次重要布局。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