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的谈判已经进入了第二天,双方代表正在就经贸问题展开激烈博弈。
而会场外,美国却突然威胁盟友,要求盟友国家对中国征收50%到100%的关税。与此同时,美国还炒作“中方已经邀请特朗普访华,但特朗普还没有作出回应”。
据观察者网等媒体报道,就在中美谈判进行的同时,一道来自华盛顿的指令,让整个局势更加复杂。
美方要求七国集团和北约成员国对中国征收50%到100%的关税,理由是中国在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任谁都看得出来,美国又在玩弄老掉牙的极限施压那一套。我国商务部网站9月15日发布的消息直指美方“意图胁迫相关方面,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加征次级关税”。
这种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的做法,严重违反了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选择的理由完全立不住脚。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强调: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无可厚非。
要知道,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之一,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进口石油是完全正常的商业行为。美方却试图将这一正常的贸易往来政治化,并将其与解决俄乌冲突挂钩。
就在美方抛出关税威胁的同时,中美双方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会谈仍在继续。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一边谈一边打的策略,往往不会产生好结果。
贸易战没有赢家,这是一个被反复验证的真理。2018到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已经给美国经济和全球商业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特朗普这一次还要重蹈覆辙。
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回应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点:美方的行为会对全球贸易和产供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这绝非危言耸听,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美国的关税战无疑会给脆弱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更微妙的是,就在这个敏感时刻,美国方面盛传“中方已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访问中国”。
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9月15日的记者会上仅表示:“中美双方的沟通渠道是畅通的,关于特朗普访华的消息,中方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这种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的态度,给特朗普可能的访华之行留下了空间。但与此同时,美方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威胁,无疑给这一可能的访问蒙上了阴影。
很难想象,在美方对中国实施如此严厉贸易措施的情况下,中美会晤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果。这不禁让人怀疑:美方是真的想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还是只是在做表面文章?
我国商务部和外交部的回应都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中方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如果任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种坚定但不失克制的回应,体现了我方一贯的风格。我们不主动挑起争端,但面对欺凌时也会坚决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