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尔街日报》说,乌军正琢磨着搞一场反攻,而且特朗普跟泽连斯基见面的时候,还知道了乌军这个进攻筹备计划 —— 乌军想让美国情报部门帮把手。虽然特朗普最近对乌克兰的态度变了,不光支持还卖美制武器,但他心里其实一直想快点结束战争,所以就算卖了武器,也没松口让乌军拿这些家伙去打俄罗斯本土纵深。
不过说真的,乌军这反攻计划能不能成,真得打个问号。为啥?因为乌军现在人手太紧张了!能派上用场的兵力,基本都拉到前线填坑了,剩下的也就几个旅的战略预备队。就这点人,想发起一场像模像样的 “进攻”,简直是杯水车薪 —— 你想啊,进攻不比防守,得有足够的兵力冲阵、掩护、补给,就几个旅,撑死了能打个小规模突袭,真要算 “反攻” 还差得远呢。
再说说具体战场,目前乌军预备队最集中的地方是红军城,更准确点说是北线。从电报上那个叫 “伞兵日记” 的频道能看到,乌军现在是拼了老命想把北线的突出部切断,尤其是尼卡诺罗夫卡到新托列茨科耶这一段,打得那叫一个惨烈。
先看博伊科夫卡,乌军本来想攻下来,结果被俄军打回去了,现在这村子也成了 “灰色地带”—— 就是两边都没完全控制,时不时还得交火,谁也不敢说这地儿彻底是自己的。还有马亚克,也是个硬骨头,乌军冲了好几次都没冲下来,全被俄军挡回去了。
最激烈的还得是尼卡诺罗夫卡,俄军一开始没顶住,被迫撤出了村子,但转头就派了战机和远程重炮对着村子狂轰滥炸。现在谁也说不准俄军到底回去没 —— 估计就算回去了,这村子也被炸得差不多了,想守也得重新修工事。而且俄军也没闲着,还从苏沃罗沃往梅尔扎火车站推进,明摆着是想断了乌军往尼卡诺罗夫卡送补给的路 —— 一旦后勤线被掐了,乌军在这儿的部队就算没被打死,也得饿肚子,根本撑不了多久。
这边北线打得焦头烂额,库切罗夫亚尔南部的俄军还在往东推,甚至占了东部矿区的一部分。别小看这矿区,对俄军来说用处大了去了 —— 矿区的地形本来就复杂,天然就是个坚固的据点,俄军守在这儿,能省不少事。而且它跟西边的矿区能连成两道天然屏障,中间的走廊就能护住,以后俄军不管是往前推还是守阵地,都多了层保障,这步棋走得还挺稳。
红军城其他方向倒是没太大动静,但西方最近放了卫星图,拍的是乌军在这儿修的防御工事。你猜咋的?红军城以南和米尔诺拉德以东的乌军阵地,全是沿着树林挖的孤立战壕,乌军自己都叫这 “自杀式战壕”。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些战壕彼此之间没连通,一旦俄军打过来,守战壕的乌军想跑都跑不了 —— 没有通道能快速撤退,很容易就被俄军团团围住。
看这战壕的样子,乌军修的时候可能就没打算让士兵撤退,唯一的支援全靠后方的火炮和无人机,连送吃的送弹药,都得靠无人机。说真的,这 “自杀式战壕” 真是名不虚传,与其说是防御工事,不如说是把士兵困在那儿硬扛,能撑多久全看运气。
再说说康斯坦丁诺夫卡方向,俄罗斯国防部发了战报,说比乔克水库以南的乌军,大部分都被消灭了。之前据说有 800 个乌军被困在那儿,现在已经损失了 90%,算下来就剩 80 个人活着了。而且陆地通道几乎全被俄军封死了,这 80 个人现在就俩选择:要么放下武器投降,要么等着被俄军彻底消灭,根本没第三条路走。
上周俄军还在这儿抓了 8 个乌军,听说这些人不愿意跟大部队一起投降。有意思的是,被困的乌军里,不少是亚速旅和柳特突击旅的士兵 —— 这俩部队可是出了名的能打,训练得好,打起仗来也特别顽强,估计就算只剩 80 人,想让他们轻易投降也没那么容易,最后可能还得硬拼一场。
最后看利曼到西维尔斯克这方向,俄军最近半个月推进得那叫一个快,整条战线被突破了好几个地方。首先是北顿涅茨河防线,俄军已经大面积打穿了,接下来肯定会从北边往死里压西维尔斯克,西维尔斯克这下麻烦大了。
再看利曼,东北部最后一道屏障扎列奇诺耶镇,差不多已经被俄军拿下来了;西北部的第二道屏障德里洛沃,也基本被俄军控制。更关键的是,俄军还渡过了尼特里厄斯河,打进了新约洛夫卡城。拿下这地方,俄军就有大用处了 —— 一方面能从南边把利曼的一条后勤线掐断,另一方面还能沿着这条线从西边打德罗比舍沃。要知道,德罗比舍沃可是利曼西北最后一道屏障,一旦这地儿丢了,利曼就等于门户大开,俄军想拿下利曼就容易多了。
整体看下来,现在乌军不管是反攻计划,还是前线防守,都透着一股 “力不从心” 的劲儿 —— 人手不够、工事拉胯、后勤还老被掐;反观俄军,不管是北线反击、矿区占地,还是利曼方向的快速推进,都打得有章法,而且还在不断占优势,照这趋势,接下来乌军的压力恐怕还得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