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广西百色市凌云县盐田镇洪小学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悄然展开。孩子们正跟高途教师志愿者麻辣老师手拉手围成一圈,紧张注视着手里的灯泡装置,“猜猜我的手放上去,灯泡会不会亮?”老师轻声问。老师手指轻触金属片的一瞬间——灯泡亮起,暖光照着每一张惊讶的小脸,“亮了!”欢呼声中,科学的种子在童心中悄然种下。
(高途志愿者麻辣老师的趣味科学课)
(高途志愿者能量老师的实物实验室)
(高途志愿者宝藏老师与孩子们)
这粒科学种子的落下,也标志着由北京高途公益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我AI科学课·希望工程乡村教育赋能项目”在革命老区百色正式拉开了帷幕。项目旨在系统性回应国家对于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特别是加强科学教育的深切呼唤,通过“课程+师训+物资”三位一体的支持模式,赋能乡村科学教育,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高途公益基金会依托高途教育的优质资源,选拔优秀志愿者讲师,录制科学实验课程,确保乡村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项目同步配套内含20个趣味实验的科学盒子,引导孩子们再动手实践中深化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项目为期三年,预计将捐赠上万套科学盒子,持续为乡村科学教育赋能。
(为项目学校学生捐赠科学盒子)
项目核心在于“造血”而非“输血”。由东南大学自动化学员副教授、STEM实践专家老师与高途教育志愿者讲师共同组建成的送教下乡专家团队,深入县域开展师资培训,首阶段为120名乡村科学教师带去前沿教育理念与实用教学方法,为当地培育可持续的科学教育火种。项目预计通过“线上+线下”双线培训方式赋能10000余名乡村教师。预计2026年上半年,项目科学课将正式进入百色市凌云县项目校课堂,实现科学教育常态化。
(乡村教师培训现场)
(高途志愿者大胜老师为乡村教师培训)
在本次项目启动仪式上,高途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罗斌阐述了参与项目的初心。他表示:“教育本身就是自带公益属性的行业。”高途作为教育科技企业,始终致力于通过科技力量促进教育均衡。高途拥有由数千名优秀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名师出高途”不仅是口号,更是承诺。
(高途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罗斌分享)
高途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浩首先表达了对各方支持的感谢。他指出高途公益基金会作为首都文化教育领域的新生力量,自设立之初便将目光聚焦于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在获取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方面,往往面临着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困难。” 此次捐赠,远不止于物资和设备,更是“一份希望、一份梦想”,核心目标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科学的阳光平等照耀每一个孩子。
(高途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浩接受中国青基会党委副书记张华赠送的捐赠牌)
中国青基会党委副书记张华表示,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我AI科学课”公益活动,接触新的科学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启迪内心希望的种子,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积极顺应STEM教育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
放眼全球,STEM教育已成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9月21日,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我国同样将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提升至战略高度。“我AI科学课”项目紧密结合STEM教育理念,注重动手实践,不仅传授知识,更着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国家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强调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要求发展面向乡村的现代教育。高途集团的“All with AI,Always AI" 战略与项目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正是教育数字化在公益领域的具体应用。未来将通过线上平台提供持续的学习资源、教研支持和互动交流机会,打破地域限制,持续为乡村科学教育赋能。
践行五育并举,点亮教育未来
作为首都文化教育领域的新兴公益力量,北京高途公益基金会自2025年2月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以推动教育均衡为使命,助力实现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图景。基金会已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姚基金等优秀行业伙伴,共同构建“五育并举”的公益项目矩阵,涵盖了教师培训、科学启蒙、体育素养等多维度项目内容,持续关注乡村教师发展与乡村孩子综合素养培育。未来高途公益基金会愿与各方携手,持续为乡村孩子们照亮更加广阔的天地,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公平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孩子们对老师说的话)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