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彭博社消息,9月30日美国政府将可能陷入停摆状态。
但特朗普政府的选择却不是全力推动两党预算谈判,而是先给他的关税政策“上了保险”,美国土安全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份文件:
其核心就是说,即便政府停摆,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关税征管工作也将作为“必要职能”照常推进,不会因资金中断而停滞。
值得一提的是,彭博社还指出,这是奥巴马政府以来首次以财政年度起点为节点的停摆,
这次美国政府要是真停摆,情况恐怕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棘手,更关键的是,国会到现在连一份给具体机构拨款的法案都没通过,等于完全没留“后路”。
这边停摆风险还悬着,特朗普那边又加了把火。
就在前几日,白宫已悄悄指示联邦机构准备“大规模裁员计划”,威胁要将岗位未获资金支持的“非必要”工作人员永久解雇,而非以往的临时停薪留职。
从数据来看,这次“保关税”的力度远超以往。
据发布的文件显示,国土安全部27.2万名员工中,近25.8万人被划入“必要人员”,占比高达94.8%,远高于美国政府停摆时60%的平均必要人员比例。
要知道,在2019年美国历史上最长的35天政府停摆期间,非核心部门员工被迫停薪留职,连国家公园都一度关闭。
但如今特朗普政府却把关税征管的优先级抬到了近乎“不可中断”的高度。
一边是关税相关人员“一个不能少”,一边是其他岗位“说裁就裁”,政策优先级的倾斜一目了然。
而特朗普这么硬气,核心估计还是盯着关税那点收入。
目前他已经把进口商品的关税都提了不少,还一直说这笔钱是帮着减少联邦预算赤字的关键。
现在国土安全部特意强调,就算政府没钱了,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得接着收关税,说白了,就是怕断了这根“钱柱子”。
毕竟要是连关税都停了,他之前吹的“财政计划”就少了块重要支撑,面子和里子都不太好看。
但这么折腾下来,最后可能的结果是:政府停摆风险没解除,关税带来的通胀和经济压力还在累积,普通美国人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
特朗普要的“强硬形象”或许立住了,可特朗普政府死磕关税的背后,是美国本土企业和消费者正在默默承受代价。
受冲击最直接的当属农业领域,作为特朗普的“铁票仓”,美国农民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目前,新一季美国大豆已进入出口窗口期,但对华销售额却为零。
中国过去常年是美国大豆的最大采购方,如今这份关键订单的缺席,正让美国农民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焦虑。
眼下,距离9月30日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
美国两党或许会在最后时刻拼凑出一份短期临时拨款法案,给政府“续命”几周或一个月,但即使这样,危机估计只是会被推迟,并非解决。
而特朗普政府对关税的执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增收”目的,他将关税当做“万能工具”。
但当一个国家的政策优先级变成“哪怕政府停摆,关税也不能停”,或许比停摆本身更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