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拉拢全球停购俄石油”,这些围堵提议看似凶猛,现实却“打脸”不断!墨西哥拟对中国汽车加征50%关税,中方启动调查后,墨方急忙搁置计划求谈判;欧洲喊“联合围堵”却无行动。中国如何应对?背后实力较量几何?墨西哥跟风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低估中方反制决心。中方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后,墨方意识到2024年对华出口超300亿美元,农产品与矿产占比45%,贸易摩擦冲击本国产业,只能搁置计划转向谈判。欧洲“联合围堵”卡在企业利益与政治诉求矛盾中。2024年ASML超55%营收来自中国,半导体光刻设备对华出口达120亿欧元,企业若跟随围堵将遭巨额损失,欧洲只得放弃“集体行动”,围堵成泡影。中方早有准备。
2024年将原对美1500万吨大豆订单转至巴西、阿根廷,美国大豆出口降28%,豆农陷“零订单”危机。科技领域,中芯国际2025年初测试国产DUV光刻机,实现28纳米稳定生产,突破技术瓶颈。
墨西哥服软、欧洲犹豫,是中方精准打击对方软肋,靠产业与技术握主动权的结果。未来,外部围堵难奏效,平等合作才是共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