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西部利得基金发布公告,旗下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以下简称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已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条款,正式启动清算程序。
公开资料显示,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成立于2022年5月17日,因截至2025年5月17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基金合同自动终止,无需召开份额持有人大会。随着该产品的清盘,也意味着西部利得基金在FOF领域的唯一布局宣告折戟。
图片来源:西部利得基金公司官网
作为一只发起式基金,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成立之初即带有“内部增信”色彩,基金管理者以自有资金认购不低于1000万元,并承诺持有至少三年。西部利得基金以自有资金认购1000万份并承诺持有三年,截至清盘前,基金持有人结构中,机构持有份额始终高于个人持有份额总和。该产品设计初衷是通过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机制提升业绩表现,但最终却因规模与业绩的双重压力走向清盘。
图片系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持有人结构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不仅是西部利得基金旗下唯一一只FOF产品,更是两位基金经理季成翔和刘沐灵的公募首秀与当前唯一在管产品。
作为西部利得公募FOF投资部负责人,季成翔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这位美国克拉克大学金融学硕士的职业轨迹横跨中外资机构,从法国巴黎银行(中国)运营部起步,历经中航期货、光大期货、混沌天成期货的研究岗位历练,于2016年12月加入西部利得基金,从研究员逐步晋升至高级研究员,最终执掌FOF投资部并担任基金经理。
而与其搭档的刘沐灵,则展现了典型的资管新生代成长路径。这位法国巴黎第二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在陆金所担任事业部总裁助理后,转战平安资管从事FOF研究。2024年2月加入西部利得基金后,其职业晋升速度引人注目,2024年4月即被任命为基金经理助理,仅4个月后便与季成翔共同管理该FOF产品。
图片中人物系西部利得基金公募FOF投资部负责人兼基金经理季成翔(左),基金经理刘沐灵(右)
季成翔虽为西部利得基金FOF投资部负责人,但其履历显示,此前并无公募管理经验,而刘沐灵在2024年2月加入公司前,仅有资管FOF研究经历。尽管在双海归基金经理的加持下,这种“新手练兵场”的配置,最终在管理的基金亏损198.72万元后,黯然离场。
截至2025年5月17日,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自成立以来A类净值累计下跌14.31%,C类跌幅更深达15.38%,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6.98%和18.05%。业绩持续下滑加剧了规模的萎缩,截至2024年末,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合计规模仅为0.36亿元,至2025年一季度末,规模已跌破2000万元,远低于清盘红线。
图片来源:西部利得基金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2025年一季度财报
伴随着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进入清算程序,季成翔和刘沐灵两位基金经理目前均无其他在管公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利得基金部分基金经理“无基可管”的闲置状态,另一边则是明星基金经理的“身负重任”。以西部利得旗下明星经理盛丰衍为例,其当前管理基金数量达20只,管理规模超66亿元,且上月底新增管理混合债券型产品——西部利得裕丰回报债券。
关于基金配置策略,此前季成翔在接受基煜研究采访时曾表示“选基的核心思路是优先考虑公司内部的基金”,而从该FOF产品2025年一季金报告披露的前十大重仓基金持仓来看,盛丰衍管理的任何产品均未出现在列。
清盘危机的背后,西部利得基金股东的动荡亦不容忽视。2025年5月8日至13日,公司第二大股东利德科技有限公司所持公司股权先后遭上海杨浦区法院、上海虹口区法院司法冻结,虽未直接波及基金运作,却为投资者信心蒙上阴影。
图片系西部利得基金股份被冻结明细
图片来源:企业预警通
从产品线结构看,西部利得基金长期呈现“债强股弱”格局,截至2025年5月20日,其管理规模为1057.46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721.33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为207.01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超87%,而权益型产品(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仅为129亿元,占比不足7%。在FOF领域,公司既缺乏产品矩阵支撑,也未建立有效的投研协同机制,随着西部利得季季鸿三个月混合FOF的清盘,西部利得成为年内第7家在FOF业务领域折戟的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