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发布研报称,自2024年9月以来港股通持续为港股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当前ETF已成为港股通资金流入港股的重要载体。2025年港股ETF市场呈现出行业与主题类产品受青睐,宽基类产品持续承压的分化格局。年初以来,港股科技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的重心,创新药、大金融、红利板块也吸引不少资金布局。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一、ETF已成为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的重要载体
自2024年9月以来港股通持续为港股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当前ETF已成为港股通资金流入港股的重要载体。2025年年初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达11438.8亿元,同期通过ETF流入港股的累计资金达2763.7亿元,占比超20%。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创下新高,其中ETF是公募基金布局港股的核心构成部分。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攀升至13117亿元,从结构上看,被动型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达6862亿元,占比达52.3%。
二、港股ETF资金流向变动跟踪
(一)2025年,行业、主题ETF受青睐,宽基ETF遭遇流出
2025年港股ETF市场呈现出行业与主题类产品受青睐,宽基类产品持续承压的分化格局。年初以来,港股科技板块成为资金配置的重心,创新药、大金融、红利板块也吸引不少资金布局。
2025年年初以来,资金净流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块。截至2025年10月24日,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科技板块的资金占累计净流入全市场港股ETF资金的比例近65%。
自2025年6月开始,资金开始加速净流入港股ETF。值得关注的是,自6月开始,累计净流入港股全市场ETF的资金与累计净流入港股科技板块ETF的资金规模差距持续走扩,创新药、大金融板块分流了部分增量资金。
2025年年初以来,资金持续流出跟踪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指港股通等港股宽基指数的ETF,截至2025年10月24日已累计净流出182亿元。
(二)2025年ETF是重要的抄底力量,往往在震荡时买入,上涨后流出
从全市场看,2025年港股ETF是市场重要的抄底力量,整体呈现“震荡时买入、上涨后流出”的特征。不过,不同风格ETF的资金行为逻辑存在差异:科技板块ETF倾向于在指数震荡下跌时加仓,创新药、红利板块ETF则是推动指数上行的关键力量,资金往往在指数上涨阶段加速流入。
(三) 近期资金大幅流入科技ETF、红利ETF流入加速、创新药流入放缓
近期港股ETF资金流向分化:科技板块获资金大幅流入,红利板块流入节奏明显加快,创新药板块流入速度则有所放缓。
科技板块ETF:10月初以来累计有201亿元资金净流入科技板块ETF,尽管10月初开始恒生科技指数开始调整,但是资金大举流入抄底。
红利板块ETF:10月初以来累计净流入红利板块ETF的资金有46亿元,累计资金净流入处于2024年9月以来的高分位数水平,资金流入节奏明显加快。
创新药板块ETF:10月初以来累计净流入创新药板块ETF的资金有35亿元,流入速度明显放缓。
注:1)若无特殊说明,本文统计的ETF范围为根据基金二季报披露的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规模比例不小于50%的港股通ETF以及QDII ETF;2)宽基ETF的基准指数以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指港股通等宽基指数为主;科技ETF基准指数以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为主。
风险提示:因数据统计或计算方式不同产生的偏差、国内外宏观政策变化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