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布了多位美国企业家对于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的看法。一个令美国感到尴尬的事实是,尽管美国今年以“推动制造业自主”为名加大了对中国的关税,结果却让很多美国人发现,他们对中国的依赖反而更深了。
报道采访了一位名叫特拉维斯·麦克马斯特的美国企业家,他是户外和旅游品牌Cocoon USA的总经理。对于美国宣布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麦克马斯特表示,自己有些喜忧参半。
一方面,关税下调意味着他从中国运送到美国的部分产品将减少约3万美元的关税费用。
但另一方面,他感到担忧的是,今年春天他曾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本想着这样可以规避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关税降低、同时提高了对印度的关税,麦克马斯特感到自己之前的转移决定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加了额外的成本。

他对记者表示:“现在看起来,我不该再花精力去试图离开中国了。”
美媒认为,中国在面对美国滥施关税时采取了强硬的反制措施,这也是美国最终决定降低部分关税并推迟一些所谓“制裁”的主要原因之一。
报道指出,中国积极应对美国关税的策略使其获得了优势,而其他国家则无法像中国那样表现得如此强硬,因此美国每次发动贸易战时,都让全球看到在中国投资和设厂反而是更加稳妥的选择。
美国耶鲁大学的“预算实验室”发现,经过一番波动,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上升了大约20%,但对其他国家的关税也增加了约17%。考虑到中国的生产效率,这样的差距几乎无法消除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优势。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经济学家布拉德·塞瑟评论称,美国目前的关税政策并没有为企业提供“脱离中国”的动力。
更为尴尬的是,现在中国的关税税率甚至比许多美国盟友还要低。这意味着,尽管美国的对手可能具有很大的危险,但与这些盟友相比,后者反而更加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