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年10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引向北朝鲜腹地。19日,北朝鲜首都平壤在三面围攻下迅速陷落;到24日,“联合国军”一线部队已推进到“三八线”以北200公里的清川江畔。驻日美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志得意满,下令美军第10军和第8集团军分东西两路迅速北进,兵锋直指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

美军重兵进攻黄草岭一线
刚刚新生的中国应朝鲜领袖金日成再三请求,派出志愿军入朝参战,第39军、第40军等部在西线双水洞、元山等地连战连捷,歼灭南朝鲜军第6师大部,重创美骑1师及南朝鲜第1、第8师等部。为配合西线作战,打破“联合国军”从东线迂回包抄的企图,志愿军第42军紧急开赴长津湖以南20公里的黄草岭、赴战岭一线,设置阻击阵地。
这里是朝鲜东北部重要的山关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因此麦克阿瑟一次性投入了4个师,既有美军王牌陆战1师,也有南朝鲜军头号精锐、“御林军”——首都师。另外还有5个坦克营、3个重炮团和空军配合作战。反观志愿军第42军,却是刚刚组建两年的一支新部队,还是由辽南、辽东军区几个地方独立师升级组成的。

第42军顽强阻击13昼夜
与同期入朝、由老红军、老八路直接改编的第38、第39、第40军相比,第42军的资历毫无可比性,全军包括军长、政委在内,老红军战士仅30余人,老八路的底子也仅有1个团,打过的恶战硬仗不多,很多时候都是在执行剿匪任务。正因为双方兵力、战力如此悬殊,即便在志愿军内部也有人认为:“这支部队不行。”
但第42军却发了狠:“据险坚守,与敌决一死战,把黄草岭、赴战岭变成鬼门关,除了敌人游魂和俘虏外,一个敌人也不准越过。”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10月25日到11月7日,坚持战斗13昼夜,敌人始终未能到达黄草岭、赴战岭主阵地。

连续击退南朝鲜头号精锐师
后来的第二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也是3任总司令中最难缠的李奇微后来曾回忆说:“这支中国精锐是林彪指挥的42军124师和126师的部队,他们不知是何时到达,在东部高原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埋伏下来,使联合国军在十分艰难中作战,遭到了损失。”
尤其是最初3天,南朝鲜首都师率先发动进攻,他是守备都城的“御林军”,装备几乎是豪华阵容,除了2个步兵团,还有1个机甲团和1个美式榴弹炮营。但就是这样一支“王牌”,却在42军这支新部队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其曾派出1个整团,在3天内连续向该军124师370团2营4连阵地发动20多次冲锋,最后非但没有夺下阵地,还损兵260余人,而4连仅伤亡4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