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未曾料到,作为美国长期的“打手”,竟然会在加征关税的第二批名单中名列其中,且一下子就实施高达20%的税率,这让不少菲律宾官员感到震惊和措手不及。早在5月初,菲律宾就曾出现在首批名单当中,当时正与美国进行谈判。菲律宾计划通过增加对美国产品的采购,试图以此作为降低关税的筹码。贸易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曾公开表示,菲律宾将增进口美国的大豆、冷冻肉类等一系列农产品,并扩大对美出口的半导体、椰子及芒果制品,目标是将美国的关税税率压至零。
然而,马科斯或许没预见到,正是他的让步使得特朗普并未有所收敛,反而对菲律宾的关税进行了大幅提升。美国发布的公告中,针对菲律宾产品的“对等关税”提高至20%,并定于8月1日生效。菲律宾曾认为自己作为美国的“伙伴”甚至是“盟友”,然而特朗普却并未在意这层关系,反而对马科斯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政策。如果这一加税政策成功实施,无疑将对菲律宾经济造成较大的冲击,菲律宾对美出口的企业成本显著增加,导致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下降,订单量有可能减少,进而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就业状况。
在此背景下,美国前任总统拜登政府的官员莱文对此举表示强烈抗议,指出必须重视菲律宾在应对中国方面的考虑,强调菲律宾是美国重要的条约盟友,如今此举可能会削弱马尼拉对美国的信任,这一发展极可能带来更广泛的战略性影响,确实令人忧心。对此,菲律宾驻美大使罗慕尔德兹表示,菲律宾将与美方进行深入的谈判,争取降低关税。但面对菲律宾迄今为止仍表现出的亲昵态度,美国并没有给予任何积极回应。
这种情况有点像“卸磨杀驴”的感觉,尽管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始终支持美国,但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上,美国却将菲律宾视为“可以随意宰割的肥肉”。美国的亚太战略更多集中于遏制中国,即使菲律宾只能作为这一战略棋盘上的一颗棋子。当美国觉得菲律宾在经济上无法满足其要求时,便毫不犹豫地挥起了关税这把大棒。此外,在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谈判和政策调整时,美国通过对菲律宾及其他东盟国家加征关税,旨在展现其强硬态度,从而在后续的贸易谈判中获得更多主动权,使其他国家在与美国的贸易博弈中做出更多让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菲律宾向来在外交策略上紧跟美国,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积极配合美国,为了争取美国的支持与保护,乐于充当其“先锋”。小马科斯政府渴望在经济和军事援助等方面获得美国的实质性支持。然而,此次美国却突如其来地对菲律宾加征关税,完全无视了菲律宾在政治层面的“忠诚”。归根结底,美国长久以来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所有决策均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中心。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预计2024年美国对菲律宾的商品贸易逆差将达到49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1.8%。显而易见,菲律宾在美国眼中已经成为了“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