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债券市场政策持续迭代升级,从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到优化市场运行机制,从助力实体经济融资到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多部门协同打出政策“组合拳”,为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企业预警通统计,自2025年开年至今,债券市场围绕多维度目标,已发布33条政策。这些政策广泛覆盖市场运行的各个关键领域,从支持国家战略布局到助力实体经济融资,再到创新市场机制与防控金融风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服务国家战略、锚定发展方向方面,国家发改委聚焦民生与区域协同,以《关于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指引,引导债券资金精准流入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等民生基建,打通居民消费“最后一公里”;香港金管局则深化人民币债券业务便利化,推动“北向通”“南向通”互联互通,助力离岸与在岸市场协同发展,强化人民币资产跨境配置纽带,服务金融双向开放大局。
在支持实体融资、激活市场活力方面,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激活消费金融债券潜力,为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复苏输送金融“活水”,以金融力量托举内需增长。此外,在科创金融专属生态构建上,交易商协会、沪深交易所等协同发力,构建债券市场“科技板”生态:从《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专项业务的通知》明确“科投债”“科创债”等产品框架,到风险分担工具(信用保护凭证、央地担保协同)落地,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截至6月,已有288家主体发行超6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覆盖硬科技、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债券通机制持续升级,“南向通”扩围至券商、基金等四类非银机构,激活离岸人民币债券配置需求,2025年离岸市场托管规模超5395亿元;“互换通”优化交易限额、引入国际报价商,使利率衍生品市场流动性显著提升,跨境风险管理工具更趋完善,推动境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同时,基础设施与登记结算不断优化,中证登等机构推进债券登记结算创新,优化回购融资、跨境结算机制,通过“资源池”担保品管理、NRA账户规范,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完善债券业务规则,从做市商管理到交易监测,全方位夯实市场运行基础,保障交易安全有序。
在防控金融风险、筑牢安全底线方面,监管层聚焦风险隐患,交易商协会针对中小银行债券投资激进、主承销商合规漏洞(如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承销费争议),启动自律调查并强化监测预警,引导机构平衡收益与风险;中证登、清算所等优化跨境结算机制,通过“资源池”担保品管理、NRA账户资金划转规范,防范资金波动冲击;央行强调中小银行债券投资的“合理度”,建立高风险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
2025年债券市场政策,从科创赋能到跨境联通,从消费提振到地方债改革,持续破除市场梗阻、激活发展动能。未来,随着政策协同深化、创新机制落地,债券市场将在支持国家战略、畅通金融循环中发挥更关键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压舱石”。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