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骗局3.0,鑫慷嘉USDT的新模式下的130亿大悲剧
创始人
2025-07-24 07:56:59
0

文/刘工昌

2025年,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一个名为“鑫慷嘉”的非法平台在6月底暴雷,该平台波及范围甚广,会员多达200多万人,涉案资金高达130亿元。

后来有报道称,他们跑路前的最后一晚,在三亚包下整座游艇,开“庆功派对”!把受害者名单贴满墙壁,玩“飞镖扎人名”游戏。

更令人愤慨的是,骗宗黄老板得手后还发了这么一段话;“同志们好!我是黄先生。我已经在国外了。每个人的智商与财富是相匹配的。因为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我要让你们匹配一下……希望你们能感谢我。”

综合的意思是:你们的认知配得上你们所受的劫难。更要命的是,这个人骗的人家倾家荡产,还要人家感谢。可谓猖狂至极。

“DGCX鑫慷嘉大数据”的由来

2021年3月1日,黄鑫、邵馨慷和王彦嘉注册了“贵州鑫慷嘉”,法人为邵馨慷,其持股30%,认缴900万元,另外两人分别持股35%,认缴1050万元。公司名称“鑫慷嘉”取自三位所谓创始人黄鑫、邵馨慷、王彦嘉的名字,而“DGCX”则是盗用了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ubaiGold&CommoditiesExchange)的英文简称。

2023年5月黄谋成立“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但实缴资本为0元。2024年4月,贵州鑫慷嘉法人变更为刘海亮全资持有,认缴3000万元,实缴还是为0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鑫慷嘉运营主体贵州鑫慷嘉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4月,该公司分别在2024年8月、10月以及2025年6月25日,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

其核心人物是黄鑫,自称“华尔街金融博士”“中石油高管”,还说自己2015年预测了原油暴涨。实际上真实的黄鑫2016年因云联惠传销案被判刑,出狱后摇身一变又搞扶贫养殖项目骗钱。2020年成了失信被执行人。

“DGCX鑫慷嘉数据”交易平台原名为“中国石油”,起盘于2023年5月份,当年9月10日从“中国石油”平台数据迁移至“DGCX鑫慷嘉数据”交易平台,网站IP地址在美国。

DGCX是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的简称,但2025年4月8日,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DubaiGold&CommoditiesExchange,DGCX)发布警示消息称,DGCX在中国并未设立任何合作伙伴关系或关联机构。任何声称与DGCX存在此类联系的实体或个人,均未获得DGCX的官方授权。

所以名字源头的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纯属假冒。但老外管不到中国,这批人照样以此行骗。

鑫慷嘉盗用迪拜黄金和商品交易所名义,宣称该平台为某鑫慷嘉大数据公司,主要为会员提供“现货”“期货”“石油”“外汇”等投资项目服务,宣称通过平台参与境外黄金、原油投资,利用高额收益吸引消费者,单日收益率为1%。并通过 设置高额奖励大肆发展下线,根据下线成员数量设置分成比例。

经查询,鑫慷嘉大数据公司无实缴注册资金,经营范围中并没有代理投资理财、代理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事宜,也未获得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核准的经营或代理金融业务许可。加之,交易资金进入个人或第三方公司的账户,缺乏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管和保护措施。①

至此终于明白DGCX鑫慷嘉数据是个什么东西,老板是骗子,名字是假冒的,业务是空的,甚至注册资金都没有。

并不新鲜的骗局套路

办公地点选在贵阳CBD最高大上的国际金融中心,高达401米的摩天大楼,看上去无比高大上。墙上悬挂的与“迪拜政要”合影真假难辨,更是为此披上了国际化的华丽外衣。大屏幕播放中东富豪签约的画面,连字幕都是“日均收益2%,央企石油期货保驾护航”。

开头必称“我是迪拜黄金交易所的”,结尾必说“月化15%稳赚”。最厉害的还是他们的“良心”设定:每人初始额度只有1.5万元。这个数字既不会让人觉得门槛太高,又不会让人一开始就倾家荡产。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

黄鑫是鑫慷嘉骗局的核心。公司刚成立后不久曾拉着一帮老年人去迪拜“原油基地考察”,回来之后,这帮中老年人彻底相信了他,于是都往里投钱。其对外大肆宣传已与中石油达成五年战略合作,实际上不过是鑫慷嘉在2019年卖了20万元的油品过滤设备给某家企业,然后就被大肆渲染,以此合作项目做背书以投资国际原油、期货等为由去欺骗投资者。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玩了一套CX拉人头模式:

据维权者披露,平台将全国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战区”,推广人员按照“司令-军长-师长”等军衔晋升。

这个传销架构共有9个层级:从司令员、军长、师长直至班长。要晋升到最高的“司令员”级别,需要发展团队19683人及直推50人,直推一人可获得150USDT奖励;而最低级别的“班长”也需发展3个直推才能晋级,直推一人奖励10USDT。最大的云南团队达15万人,江西团队10万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销网络。

“拉50人升旅长、拿15%提成,拉500人送保时捷”,一位曾经的团队长回忆道,“我们小区门口的工作室每天人来人往,大多是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位团队长透露,参与的最低资金门槛是15200元,其中近500元直接成为团队长的收益。

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平台承诺“每日1%”的收益率——相当于年化收益超过365%。②

毫不夸张,在平台崩盘前的一星期里,每天还有1.2亿元“进账”!作为头部人员,抽佣就高达50%,剩下的50%为盈利,提现还要手续费,还从5%涨到10%。

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模式是很难持续的。5月18日,贵州鑫慷嘉大数据公司发布注销公告,谎称“国际化转型”;6月10日,提现手续费从5%暴涨至10%,超5万元提现需“排队30天”;6月20日,推出“投资50万送特斯拉”活动,而展示车辆实为日租2800元的道具车;6月25日,所有提现申请均未能到账,平台谎称“系统升级”和“税务核查”;6月26日,平台全面停止提现,系统确认瘫痪。

无法正常提现后,鑫慷嘉给出解释是“公司被监管部门定义为偷税漏税,账户资金被全部冻结,无法提现”。用户想要提现,便需要按照持仓金额的10%进行缴税,依旧是通过充值USDT的方式将资金转入平台。纳税后每日可产生1%的收益,累计达到100枚USDT后可以提现,且提现手续费为50%。

按照鑫慷嘉的思路计算,假设投资人持仓1000枚USDT,则需要“纳税”100枚USDT,即再次注入资金,每日可获得10枚USDT,累计达到100枚USDT后,实际可提现的部分为50枚USDT。崩盘前一周,投入太多沉没成本的投资者们害怕崩盘,更怕资金链断裂,不惜继续出钱“护盘”,帮助鑫慷嘉创造了单日入金1.2亿元的“辉煌战绩”。

爆雷前48小时,鑫慷嘉被有关部门查到,他们就把价值约18亿元的USDT(泰达币)转到了开曼群岛的一个空壳公司,黄某情妇用“旅游签”携带大量USDT(一种数字货币)先行飞往加拿大。③

1USDT(泰达币)约等于1美元,18亿USDT折合人民币约129亿元,如此计算,48小时就卷走了129亿!

而早在2024年10月,黄某就已通过“投资移民”获得圣基茨护照。圣基茨是英联邦国家,可以全球免签160多个国家。

为入门者做了“良心”设定

能打动普通投资者的根本:入局成本低,受益见效快。

他们为入门做了“良心”设定:每人初始额度只有1.5万元。这个数字门槛不高,不会给人一种倾家荡产感觉。温水煮青蛙,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他们宣称每人只能投1.5万,想要更多额度就得发展下线。这种“限购”策略,反而让人觉得机会珍贵,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6:00:退休教师王阿姨接到“投资顾问”电话,16:15:对方发来伪造的“迪拜交易所牌照”,16:16:王阿姨转出20万养老钱,月息3万到账。前三次小额提现秒到账。更绝的是数据对比:受害者人均被骗6450元,主犯48小时转走18亿USDT。④

上述王阿姨的事例可见,在其投资初期,小额提现确实能快速到账。这种“眼见为实”的体验,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让人不由得不相信这个平台。

从受害者人均被骗6450元,可见平均起来被骗的总价并不高,但架不住人多。据投资者曝光的黄鑫发的群消息,截至目前鑫慷嘉约有200万名会员了。

目前官方确认的数据和事实是,维权组织登记数据显示,已核实报案人数约62万。警方冻结1.2亿元,剩余资金已通过18亿USDT(约130亿人民币)洗钱至境外。目前8名团队长被捕,主犯在逃。主犯48小时转走18亿USDT。

入局后再展示高收益诱惑,宣称“日息2%”(年化收益超730%)的虚拟货币投资回报,远超正常理财产品收益,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假设你账户里有1000美元,现在需要再充100美元。平台承诺你每天能获得10美元收益,但累计到100美元才能提现,还要扣除50%手续费。这意味着什么?你至少要等10天才能拿回一半的新投入资金,而原本的1000美元则被彻底锁死。

一切进入正轨后,开始传销式扩张,即通过“军事化”层级架构鼓励拉人头,设置团队提成(最高可达15%)。

该骗局通过系统性伪造资质、情感营销和层级利益诱导,骗局最高潮的部分,是其收割手段。在平台即将崩盘前一周,突然以“系统升级、接入国际清算网络”为由,要求所有用户必须追加一笔相当于现有账户余额10%的充值,才能“激活”原有资产。

许多投资者抱着“再投一点就能取出本金”的心理,把最后的积蓄也投了进去。结果可想而知——平台在收割完最后一波资金后,彻底消失。

从人性的弱点上大作文章

鑫慷嘉的成功,还在于他们深谙人性的弱点 。

他们擅长社群洗脑:建立各种投资者微信群,每天分享“成功案例”。所谓的张老板在群里晒出自己3个月翻倍的收益截图,还有李女士分享自己买车买房的喜悦。这种同伴效应,比任何广告都有杀伤力。

据参与者黄铮(化名)介绍,其所在的团队长将鑫慷嘉拉新工作室建立在了小区门口,吸引了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大量小区居民参与其中,且多为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我们参与的最低资金门槛是15200元,实际进入平台的对应USDT约为14700元,剩余的近500元就是团队长的收益。另外,团队长也多次提示大家拉入新人,拉一个人奖励200枚USDT。”黄铮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鑫慷嘉停摆后,围绕这类事件的讨论中,夹杂着大量关于“如何玩转资金盘”的讨论,不少用户“炫耀式”表明自己明知鑫慷嘉是资金盘,但较早入场且及时撤离,从中获得了高额收益。更有甚者在相关事件的评论区发布新的资金盘信息,通过拉下线的方式邀请新用户参与。

而这类资金盘,在业内也通常被称为“博傻游戏”。部分参与者明知其存在高度风险,但始终坚信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这类参与者往往具备基本的识别能力,甚至能够看穿所谓的投资模式不过是借新还旧的资金游戏。这类思维是一种风险错位的投机行为,将个体行为建立在对他人损失的预期上,却忽视了市场本身的不可预测性和平台操盘者的绝对主导权。”于佳宁分析称。

刘红林表示,鑫慷嘉打着“虚拟货币”“国际平台”“高科技金融”的旗号,实则做的是最传统的资金盘、庞氏骗局。这类骗局中,存在一部分群体明知道平台不合规,甚至可能涉嫌诈骗,但仍然主动参与“拉人头”“赚返佣”,便很有可能从“受害者”变成“共犯”。⑤

而令人震惊的是,即使官方公开发布预警信号,很多人依然选择视而不见。

2024年10月,四川珙县就发布了风险预警,但大多数投资者不以为然,还在群里说这是“有人眼红我们赚钱”。

2025年4月,湖南金融办明确定性为“非法集资+传销”,投资者竟然解读为“项目太火遭人嫉妒”。

6月3日,迪拜官方第三次发声明撇清关系,群里还有人在唱“走进鑫慷嘉,幸福千万家”。

6月3日,湖南省委金融办发布提示称,“鑫慷嘉”公开宣传虚假境外期货投资项目并承诺高额返利,通过虚拟币交易与多层级“拉人头”分利模式展业,存在较大的非法集资风险。

7月7日,湖南桃江县公安局发布风险提示称,“DGCX鑫慷嘉”平台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的名义吸引资金,在没有取得授权和相关资质的情况下,谎称自己是DGCX交易所的中国分站,并承诺高额回报,该平台以发展成员多少确定级别和分成比例。⑥

明知自己被骗,不去追究骗人者,反而想向下继续骗别人来减少损失,并且还在群中得意宣扬自己騙了多少。

这种集体的自我欺骗,让人想起了历史上无数次的泡沫狂潮。当所有人都相信同一个谎言时,谎言就变成了“真理”。⑦

骗局的创新处

它几乎集合了现代金融诈骗的所有经典元素,又添加了新时代的科技外衣。

与以往骗局相比,鑫慷嘉最大的“创新”在于对稳定币USDT的运用。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伪造资质上的,盗用迪拜黄金与商品交易所(DGCX)名义,伪造央企合作背景,实际并无授权或实质合作。

所有投资者都被要求通过指定平台将人民币兑换成USDT,再转入指定钱包地址。平台发放的所谓“利息”和“本金”也全部以USDT结算。USDT等稳定币本应为加密货币市场提供稳定性,却成了鑫慷嘉们的犯罪工具。

资金盘选择稳定币有三大算计:一 是规避银行监管,实现资金“隐身”流动;二是利用全球流通特性,瞬间完成跨境转移;三是借助虚拟货币匿名性,切断追查线索。当投资者将人民币兑换成USDT那一刻,资金就已进入无法追溯的黑暗通道。⑧

对普通人来说,USDT就是“数字美元”,看起来高大上又安全。而对骗子来说,这是避开银行监管的绝佳工具。传统非法集资很容易触发银行反洗钱系统,但通过USDT,资金流向变得极难追踪。

区块链数据显示,平台崩盘前夕,高达18亿枚USDT(约129亿元人民币)被分批转移至新创建的钱包地址,随后迅速“洗白”,几乎无法追回。⑨

但实际上据证券时报称,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认为,稳定币并不是投资或投机的工具,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工具之一,本身并没有升值空间。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其年度报告中,更是给稳定币泼了一盆冷水。其直言,稳定币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甚至引发人们对其被用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金融犯罪的担忧。⑩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以传统传销+稳定币USDT的新模式导致资金追偿出现难以解决的司法实践难点,因为混币器黑箱效应,实际通过混币器、跨链转移等手法实现资金洗白,比传统银行转账更难追踪。数据显示通过TornadoCash等混币器处理的赃款,最终能认定的不足3%。链上资金追踪需协调全球交易所,平均耗时9-14个月。2023年类似案件追回率仅7.3%,远低于传统金融诈骗的21.5%。

图源:AI

这个案件标志着传销诈骗已进入“Web3.0时代”,骗子们正将传统骗术与区块链技术进行深度嫁接。所以保持对新技术的敬畏之心,建立“技术理解力免疫”,或许比任何具体防骗技巧都更为重要。

[引用]

①(48小时卷走129亿元!DGCX鑫慷嘉平台突然爆雷、人去楼空!有人血本无归……新浪财经2025-07-12来源:江南都市报)

②(日息1%,他利用稳定币,骗走130亿新浪财经2025-07-13来源:白狐财经)

③(贵州鑫慷嘉暴雷,黄先生带着180亿跑路,给180万受害者留下这句话卢松松2025-07-03)

④(48小时卷走上百亿,国人被坑,传销巨头暴雷,已跑往国外!宇子了1Q2025-07-02)

⑤(高息“收割”投资者后,鑫慷嘉“人去楼空”,“博傻游戏”何时了北京商报2025-07-08记者廖蒙)

⑥(涉案资金高达130亿元!号称每天利息1%的平台爆雷,跑路之后嘲讽投资者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开发出稳定币诈骗套路,会员多达200多万人金融界2025-07-09作者:大江)

⑦(129亿骗局背后的真相,为什么连老师都被骗得倾家荡产不吃可爱兔2025-07-06)

⑧(鑫慷嘉爆雷背后:当稳定币沦为庞氏骗局的新面具八月随想2025-07-10)

⑨(鑫慷嘉骗局:传销式骗走130亿!他用一张假脸,卷走200万人血汗钱茨木悬艺实说2025-07-15)

⑩(涉案资金高达130亿元!号称每天利息1%的平台爆雷,跑路之后嘲讽投资者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开发出稳定币诈骗套路,会员多达200多万人金融界2025-07-09作者:大江)

相关内容

一年亏掉97%利润!蒙牛深...
文|九州商业观察 在乳制品行业的激烈竞争格局中,蒙牛乳业曾经是一...
2025-07-25 20:36:02
百仕达控股(01168.H...
百仕达控股(01168.HK)公布,于2025年7月24日,公司收...
2025-07-25 20:36:00
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2...
7月25日,联合资信公布评级报告,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2023...
2025-07-25 20:35:58
债券基金或遭遇较大赎回压力...
钛媒体App 7月25日消息,近期债市持续调整,债券基金再次遭遇赎...
2025-07-25 20:35:50
百仕达控股(01168.H...
百仕达控股(01168.HK)发布公告,于2025年7月25日,根...
2025-07-25 20:35:47
华泰证券股价下跌1.29%...
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华泰证券股价报19.89元,较前一交...
2025-07-25 20:35:46
广期所调整碳酸锂期货LC2...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通知,根据《广州期货交易所...
2025-07-25 20:35:44
中国证监会同意大连商品交易...
中新网大连7月25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
2025-07-25 20:35:43
短纤期货:3月15日涨1....
【3月15日短纤期货主力合约急涨,机构给出后市观点】3月15日盘中...
2025-07-25 20:35:40

热门资讯

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202... 7月25日,联合资信公布评级报告,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债券通)获...
中国证监会同意大连商品交易所聚... 中新网大连7月25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25日发布消息称,中国证监会发...
短纤期货:3月15日涨1.89... 【3月15日短纤期货主力合约急涨,机构给出后市观点】3月15日盘中,短纤期货主力合约急速上涨,最高探...
私募基金参与期货市场资金规模创...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在期货市场的资金规模持续增长并创新高,较...
“底特律三巨头”不满日美关税协...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日美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称为一个“重大胜利”,但对于美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值...
财达证券助力龙海国投成功发行公...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7月25日,由财达证券担任独立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的漳州市龙海区国有资产投资经...
建设银行成功完成上海清算所首单... 7月25日,中国建设银行完成上海清算所首单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投资,为支持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