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李域 深圳报道
无论是以规模论雄,还是以数量计胜,ETF 都已跻身公募基金中最举足轻重的成员之列。
刚刚披露完毕的基金二季报揭晓公募最新规模。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ETF数量达1207只,较2024年底增加161只;总规模攀升至4.31亿元,较去年增长5791亿元。
百亿级规模ETF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已近100只ETF规模超百亿元,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QDII以及另类投资分别有51只、15只、15只、11只和4只。
规模超千亿元的“巨无霸”ETF有6只。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747.04亿元的规模稳居榜首;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分别以2665.16亿元、1967.01亿元紧随其后,共同占据前三席位,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规模也超过千亿元。
ETF市场的“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强者愈强的格局愈发清晰。截至二季度末,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和银华基金等12家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头部机构,掌控着超80%的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则持续白热化,在上半年ETF规模增长榜上,两极分化的趋势突出,部分基金公司贡献超百亿元增量,而另外一些基金公司却增长乏力。
“今年基金公司ETF等被动产品密集上新,这一趋势背后是市场对被动投资的认可度提升。”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表示,未来被动产品大概率仍会受青睐,一方面,被动产品费率更低、运作透明,能有效规避主动管理中的风格漂移或人为决策偏差,契合投资者对低成本、高透明度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市场有效性逐步提高的背景下,跟踪指数的被动产品更易获得稳定的市场贝塔收益,尤其对追求长期配置的资金吸引力增强。
(数据来源:Wind )
“被动投资”的时代到来。
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ETF整体规模合计约4.31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3.8万亿元环比增长13%。其中,股票型ETF规模高达3.23万亿元,占比达75%。
伴随着ETF市场规模的向上突破,百亿级ETF数量创下新高。目前,规模超百亿元的ETF数量已达到95只,一批债券ETF、港股ETF、黄金ETF进入 “百亿俱乐部”。
从单只产品规模来看,截至二季度末,共有6只股票型ETF的规模超千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高达3747.04亿元的规模位居首位,环比增长10.62%;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紧随其后。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的最新规模也均超千亿元。
另外,还有4只股票型ETF规模超500亿元,包括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南方中证10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表示,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及海外经验来看,被动型产品未来或将成为更受投资者青睐的选择。
在他看来,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因素:首先,政策层面持续发力,监管部门为ETF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加之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的导向性政策,显著提升了市场对被动型产品的配置需求。其次,投资者行为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成本优势明显、运作透明度高且具备良好风险分散特性的指数ETF,正逐渐成为主流投资选择。最后,伴随市场有效性的不断提升,“市场难以战胜”的投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使得依赖基金经理主动选股的传统投资方式吸引力相对减弱。
今年以来,部分头部基金公司规模扩张迅猛,“马太效应”越发凸显。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夏基金旗下ETF规模年内增加931.7亿元,进一步巩固了ETF业务龙头优势。
易方达基金旗下ETF规模年内增加648.1亿元;富国基金增加514.55亿元;海富通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等ETF规模年内增长均超300亿元;华泰柏瑞基金、博时基金、国泰基金、嘉实基金、华安基金等也持续扩张,ETF规模年内增长均超2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华宝基金、银华基金、汇添富基金等机构的ETF规模增长则相对迟缓,而招商基金则出现了规模的负增长。
目前,有12家基金公司ETF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包括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和银华基金等,截至二季度末,不少公司ETF规模创出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华夏基金以7535.64亿元稳居第一,易方达和华泰柏瑞居第二和第三位,ETF规模分别为6703.51亿元、4999.19亿元。这12家公司旗下ETF规模合计占比达83.55%,头部效应明显。
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认为,各家基金公司ETF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的股票ETF与其他非货ETF规模显著领先其他公司。博时基金、华安基金、海富通基金则在非股票 ETF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其中,博时基金重点布局可转债ETF、黄金ETF、跨境ETF,华安基金重点布局黄金ETF、跨境ETF,海富通则为短融债券ETF。
此外,聚焦股票型ETF内部,各家管理人的发展路径亦呈现出明显分化。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依旧整体领先。华泰柏瑞股票ETF由宽基股票ETF主导。国泰基金重点布局证券、军工、半导体等行业主题型ETF,华宝基金重点布局医疗、证券等行业主题型ETF。
“ETF正成为中国资管市场的重要产品工具,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与扩展空间。”展望未来,国海证券分析师胡国鹏认为,在中国市场上,SmartBetaETF有望实现多元突破,其次是指增ETF将成为主动ETF重要表现形式,跨境ETF投资范围覆盖不断拓展。在中央汇金增持ETF的策略上,他认为将有望从短期波动托底逐步转向长期均衡配置,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
上一篇:沪指冲高站上3600点,关注上证180ETF易方达(530180)、上证50ETF易方达(510100)等投资价值
下一篇:ETF日报|A股重要突破!牛市还看券商,顶流券商ETF连涨6日!有色金属走强,159876猛涨超3%上探3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