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与欧盟、日本、英国等主要伙伴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焦点转向印度,发出迄今最明确的关税威胁,称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他准备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
当地时间周二,当被问及印度是否将面临20%至25%的关税时,特朗普回答说:“是的,我认为是这样”,并补充道,“他们将支付25%”。这一言论迅速加剧了外界对谈判前景的担忧,尽管他同时表示印度是他的“朋友”。
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 Jamieson Greer 周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透露,达成一项难以捉摸的印度贸易协议将需要两国之间进行更多讨论。他表示,美方当然愿意继续与印度方面会谈,并承认印度“已表达了开放部分市场的强烈兴趣”。
美方最新表态发生在印度商务部长上周释放乐观信号之后,当时印方表示有希望在特朗普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协议。
贸易逆差与关税壁垒成美方核心关切
尽管特朗普尚未像对待其他十几个贸易伙伴那样,发出一封设定新关税的正式信函,但此次威胁并非空穴来风。
他曾在今年4月2日将针对印度进口商品的关税设定为26%,随后才暂停了所谓的“对等”征税。
特朗普政府对美印贸易关系的不满由来已久,其核心关切在于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以及印度的市场准入壁垒。特朗普曾称美印贸易关系“非常艰难”,并批评称,随着两国贸易额的增加,美国对印度的商品贸易逆差在过去十年里翻了一番。
除了对高额关税的抱怨——特朗普曾在今年2月会见印度总理莫迪前数小时表示,“他们征收的关税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白宫还特别指出了印度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这其中包括针对数字服务的税收,以及华盛顿所称的针对外国进口产品的“独特繁琐”的测试要求等限制性法规。
特朗普曾提及,他在与莫迪会面时直言:“你没有公平地对待我们。”
此前环球时报报道称,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印美贸易谈判中的两大红线,“我们绝不会做任何可能削弱本国农业或农民地位的事”。
谈判陷入僵局,双方表态不一
若关税威胁成真,将直接冲击规模庞大的美印双边贸易。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去年美国从印度进口了价值870亿美元的商品,而印度从美国进口了价值420亿美元的商品。
受影响最直接的将是印度对美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去年,美国从印度进口最多的商品包括医药产品、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以及服装。这些行业的制造商和相关供应链上的企业,将不得不为潜在的25%关税做好准备,而美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也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特朗普及其政府曾多次暗示与印度的协议“几乎敲定”,但双方释放的信号却屡屡出现矛盾,令外界对谈判的真实进展感到困惑。今年5月中旬,特朗普曾宣称印度已同意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零关税,但这一说法立即遭到印方反驳。
当时,特朗普在卡塔尔多哈与商界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他们向我们提供了一项协议,基本上愿意完全不向我们征收关税。”
然而,印度外交部长 S. Jaishankar 随后称这一宣布“为时过早”,表示尚未做出任何决定,并形容新德里与华盛顿之间的谈判是“复杂”且“错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