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时报报道,在特朗普威胁对部分国家商品征收100%关税后,印度几家大型国有石油公司已暂停采购俄油逾一周。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的采购活动显著减少甚至完全停止。
对于新德里来说,俄罗斯的石油过去三年间已成为其能源拼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块。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的2020年,俄罗斯原油仅占印度进口总额不足1%。2022年风云突变,印度炼油厂开始大规模抢购打折的俄油。到了2023年,俄油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稳居印度石油第一大来源国位置,进口份额飙升至惊人的35%。
石油(资料图)
俄油的最大吸引力在于价格优势。数据显示印度买家长期享受着每桶平均高达12美元的折扣。另一组统计则显示,这相当于采购价格较国际基准有超过12%的折让幅度。正是这种显性的成本红利,支撑了印度大量而持续的进口行动。印度巧妙地将精炼后的俄油制品输送至欧美市场,实现了“两头通吃”。
然而当特朗普宣布考虑对墨西哥输美产品征收高达200%关税、对中国商品可能征收60%甚至100%关税后,印度市场嗅到了危险气息。潜在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旋风正在重新塑造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特朗普曾针对印度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历史让印度人深刻理解,这位可能回归的领导人从不吝啬于施压。
美国国会一些势力提出的《反制俄罗斯石油》法案若实施,可能授权制裁与俄罗斯“战争机器”有业务往来的实体,这进一步悬在新德里头顶。一位美国前高级外交官坦言:“新德里必须思考:特朗普或拜登的新任期都可能重新审视所谓‘中立’的悖论——印度的经济收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的市场准入和金融体系。”
石油(资料图)
这次暂停采购的窗口期,恰好在美国财政部官员杰西·贝利即将访问新德里前夕。印度石油部长普里的公开表态闪烁其词:“我们公司有自身策略...俄罗斯仍是重要合作伙伴”。当被直接问及美国压力是否导致交易中断时,他却避开了明确回应。
炼油商正在政策利剑下谨慎行事,避免触碰红线导致自身陷入美国《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或后续新规的风险漩涡,这背后是印度多年来游走于东西方的深厚能力。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印度就曾在被迫停止购买伊朗和委内瑞拉原油的背景下,依然维持了与美国较为平稳的关系。
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印度这一关键大买家无疑是个打击。尽管当前亚洲买家仍然存在,但自去年末西方设置油价上限并加大海运监管压力后,俄罗斯原油价格持续承压。近期Urals原油成交价相对于基准布伦特油价的溢价已从年初约4美元骤降至近0.5美元一桶的微小空间。
石油(资料图)
更长远的问题在于,若印度主要炼油商转向替代供应源,俄罗斯可能不得不接受更低成交价来吸引亚洲其他需求,或增加向中国等市场的输送量,这加剧了其对少数主要客户的脆弱依赖。
印度企业暂停进口俄罗斯原油一周时间虽短,背后却是多重压力的精确投射。这是一次关键的战术性规避测试——在贸易保护主义阴影与大国博弈裂痕加深的时代,新德里引以为傲的平衡术正遭受更为严峻的压力测试。
特朗普尚未上台,他关税威胁的“预告片”已令全球贸易链条加速重构。印度的炼油商选择暂停键,不是因为压力消退了,而是他们在重新评估新时代的游戏规则与底牌。当俄油每桶12美元的折扣在长臂管辖的阴影下重新计价时,这种“沉默的观望”或许是比激烈对抗更值得深思的生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