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传统贩毒多靠物流运输、当面交接、现金交易等手段,而“埋包藏毒+虚拟货币交易”的新型手段大大增强作案“隐蔽性”。全程不见面、无痕迹,稍有不慎就可能沦为“工具人”。
近日,成都锦江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运用“埋包藏毒+虚拟货币交易”新型手段运输毒品案。
案例
贪图小利沦为运毒“埋包手”
不久前,张某某在境外密聊软件上接到“上家”指令后,以200元每包的“薪资”,先后4次安排李某某、吴某某作为毒品“埋包手”。
二人明知要埋藏的是用于售卖的毒品,却仍然被短期利益所诱惑,“接单”后在酒店内将大麻植株等毒品分装成小袋,并分散埋藏在市区内公园角落、绿化带深处等隐蔽地点。通过拍照片、录视频、发定位,把埋包地点的详细情况发给张某某,供其后续“指引”买家取货。
随后,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追踪、现场蹲守等手段,逐步摸清这条“埋包一交易一取货”的贩毒链条。最终将张某某、李某某、吴某某三人全部抓获,当场查获尚未取走的毒品。
破招
“双隐蔽式”新型贩毒躲避抓捕
招式一:埋包运毒 把毒品藏进“城市角落”
所谓“埋包运毒”,是指毒贩不再直接接触买家,而是指使他人将大麻、合成毒品等分装成小袋,选在公园灌木丛、绿化带深处、废弃建筑墙角等“不起眼”的地方埋藏。这些地点看似普通,实则是毒贩精心挑选的“临时仓库”,完美避开物流安检、路面巡查等传统监管环节。
招式二:虚拟货币交易 资金流动“查无痕迹”
“交易环节更难追踪。”办案法官介绍,毒贩先通过境外密聊软件发布售毒信息,明确要求买家用虚拟货币付款。一旦收到转账,便通过视频“远程指路”,把埋毒地点的细节告知买家,让其自行取货。整个过程买卖双方零接触,资金不经过银行账户,且避开传统物流寄递渠道,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侦查难度大幅增加。
判决
三人犯运输毒品罪 获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根据司法解释,多次运输毒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锦江法院经审理认为,三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运输毒品罪,综合三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愿认罪认罚,吴某某、李某某处于共同犯罪的从犯地位,以及三被告人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等量刑情节,依法判决三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二年四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宣判后,被告人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图据锦江法院
说法
如何防范成为运毒“工具人”?
“无论毒品犯罪手法如何隐蔽、伪装如何巧妙,犯罪分子试图通过何种方式逃避打击,司法机关都能通过技术侦查、全链条打击。”办案法官介绍,生活中,也要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运毒“工具人”。
不轻信高薪诱惑,如遇到条件诱人、工作内容却含糊不清的高薪工作机会,尤其是需要频繁出差,要求使用境外软件沟通,要求查询银行卡并提供银行卡使用等情况。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因一时贪念陷入毒品等犯罪的深渊。
此外,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毒品犯罪后果。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上一篇:区块链板块10月15日涨1.28%,久其软件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5亿元
下一篇: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5年12月黄金期价一度超过每盎司4200美元,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国际金价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超过50%。#黄金 #金价再创新高 #国际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