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报道,在中美将大幅暂缓对彼此商品加征的关税之际,美国《华尔街日报》12日刊发社论“特朗普关税大撤退”,直言美国总统挑起的贸易战已经失败,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更像是特朗普的投降。文章写道,鲜有经济政策如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那样,被如此彻底、迅速地否定,而且还是特朗普本人亲手捏碎的。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特朗普同意削减对华高关税,这是其一周内的第二次重大让步。
美国预订中国集装箱量七天激增300%,上海港美线舱位爆满,深圳盐田港调度系统进入“战时状态”。外贸工厂从4月的“停工待单”到5月的“三班倒赶工”,针织厂缝纫机声、港口起重机轰鸣声,勾勒出一幅“刚需驱动”的复苏图景。这一切的改变,源于5月14日生效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声明宣布中美各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90天。这一突破被视为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最实质性的缓和。
美国商务部(资料图)
为了防止美国反悔或者耍滑,中方重申了一个关键问题。据商务部网站显示,10部门和7省份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而在这之前中方已经注意到稀有金属的“走私问题”,因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此次工作会更是一次统一战线,严防死守战略矿产安全的会议。虽然现在中美通过谈判相互取消了大幅关税,但是美国依旧没有就某些问题低头认错,那么在这之前,中方一定不会放宽稀有金属和战略矿产资源的管控。
同时可以看到,在联合声明中,无论中方版本还是美方版本,都重复使用了“相互开放”“继续沟通”“合作”“相互尊重”等词汇。这样的表述不仅体现了语言上的对等,也意味着双方在经贸问题上的某种认知趋同。不难看出,这次焦点表面是关税问题,但实际上,根本矛盾仍是美国不愿接受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始终主张合作共赢,而美方过去的做法则更多是通过极限施压来压制中国,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
稀土(资料图)
尽管美国商界呼吁政府继续削减关税,特别是取消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商品征收的20%关税,但仍有一些美国政客在芬太尼问题上对华抹黑。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日前声称,如不能协调解决芬太尼问题,中方将付出代价。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美方无视中方善意,对中国无理加征芬太尼关税,这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也严重损害中方利益。
此前美国和日本进行了两轮谈判都没有什么突破,为什么中美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呢?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中国的反制下美国已经撑不下去了。这一个多月来中美贸易战打得很激烈,在舆论方面更是你来我往,都摆出了一副绝不让步的姿态。可事实上中方是底气充足、游刃有余,而美国则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此前美方一直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希望中方主动到美国谈判。可实际上,这次会谈是美国主动示好找上中国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提)
美国“过山车”式的关税政策和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行事风格,给中美经贸合作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多个义乌外贸商家表示,即便目前中美达成互降关税的共识,企业在承接来自美国的大订单时也会持谨慎态度。特朗普频繁变动的政策也增加了美联储预判经济和通胀走势的难度。面对特朗普5月13日再度喊话美联储要求其尽快降息,以对冲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同时刺激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上涨,美联储仍选择保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