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最新消息,10月9日,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突破2万亿元,约为2.0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4%。此外,期货公司客户权益合计约为1.91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4%。
记者注意到,这也是继2021年2月突破万亿、2022年6月突破1.5万亿后,期货市场资金总量再上新台阶。也就是说,经过4年8个月的时间,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翻了一倍。
今年期货市场的成交活跃。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前三季度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7.44亿手,累计成交额为547.6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9%和24.11%。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期货市场各品种表现分化,金融期货和新能源品种增长强劲,传统商品期货部分品种承压。截至9月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157个,市场工具日益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期货成交额占比超四成。9月中金所成交额为29.62万亿元,占全国市场的41.42%,同比大增89.7%。前三季度累计成交额同比增长53.26%,成为拉动全国期货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
“今年金融期货以及黄金白银波动较大,交易也相当活跃,”深圳一家期货公司投研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相较而言,黑色系等传统商品期货活跃度偏弱一些。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期货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方向。”
期货市场客户规模也保持增长态势。根据统计,截至9月末,全市场有效客户数已突破270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4%。前三季度全市场累计新增客户65万个。从结构上看,机构客户同比增长3%,境外客户同比增长11%,交易者分布于40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期货公司总体业绩颇佳。据期货业协会披露的经营数据统计,截至8月末,全国150家期货公司当月代理交易额65.23万亿元,代理交易量8.95亿手,营业收入38.61亿元,净利润12.34亿元。前8个月,全国期货公司净利润达76.5亿元,创出近年来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个月期货行业的对外开放动作频频。6月18日,大商所、上期所、郑商所披露关于进一步扩大QFI参与商品期货、期权交易范围的公告,合计新增16个可供QFI参与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6月19日夜盘起生效。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同日起,石油沥青期货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纳入QFII交易范围。
外资也在积极布局中国期货市场。日前,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显示,乾坤期货获批变更股权和实际控制人,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高盛集团。至此,我国境内已有4家外资独资期货公司,包括乾坤期货、摩根大通期货、摩根士丹利期货、瑞银期货。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表示,期货市场资金总量持续增长,迭创新高,反映出我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迈出坚实步伐,品种体系不断健全,各类客户广泛参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功能得到更广泛认同和更有效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
展望未来,多位期货公司人士表示,从中长期看,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价格影响力将稳步提升。期货行业已从“通道红利”时代转向“服务与资本红利”时代。未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的期货公司,需要在专业化、国际化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