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间的一场“闹剧”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加拿大遭遇了美国的猛击,被加征了50%的钢铝关税,这一举措让加拿大的钢铁产业损失惨重,钢铁产量急剧下滑30%。然而,加拿大却没有对美国提出半句抗议,反而将怒气转向了中国,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试图将自己遭受的损失转嫁给中国。结果如何呢?中国毫不留情地回击,给了加拿大一个深刻的教训,让它尝到了自食其果的滋味。
2018年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美国将对所有来自加拿大的商品加征35%的关税,包括钢铁制品的关税。事实上,早在3月12日,美国就已经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样一来,加拿大的钢铁产业面临着巨大打击,钢铁产量暴跌了30%。
加拿大的钢铁产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随着如此高额的关税一加,许多钢铁企业的生存变得异常艰难。工厂纷纷停产,工人失业,整个行业陷入一片低谷。本应像欧盟那样与美国进行理论交锋和抗议,但加拿大却没有这个勇气。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加拿大始终紧紧依赖美国,几乎成了美国的“附庸”。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不敢与美国对抗,而是把所有压力转嫁到了中国。
加拿大认为中国是“软柿子”,通过加征对中国钢铁的关税,可以一方面分散国内民众对政府的怒火,让民众看到政府“在做事”,另一方面也想借此讨好美国,表明自己是个听话的小弟,试图博得美国的青睐。然而,它错了,中国可不是容易被欺负的对手。将不满和损失转嫁给第三方,既愚蠢又卑劣。
中国的回应迅速且强硬,毫不客气。3月8日,中国宣布自3月20日起,对加拿大的菜籽油、豌豆征收100%的关税,对猪肉和水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一举措让加拿大措手不及。要知道,加拿大的农业产业是其支柱之一,而这些被加税的产品,正是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到了加拿大出口总量的70%。
菜籽油和豌豆是加拿大对中国的主要农产品,每年为其带来大量收入。如今,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受限,价格毫无竞争力,势必会丧失市场份额,其他国家很有可能取而代之。同时,猪肉和水产品也不再具有价格优势,且本就有大量替代品存在。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看准了中国市场的机会,逐渐取代加拿大,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的反制措施,让加拿大痛感其后果。加拿大一度试图将对美国的不满转嫁到中国身上,结果自己却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一切的原因,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如果想要转嫁压力给他国,必定会付出代价。”
事实上,加拿大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境,正是由于其“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长时间以来,加拿大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几乎所有重要产业的生死都握在美国手里;政治上,它始终作为美国的“马前卒”,缺乏独立自主的立场。在美国的重压下,加拿大不敢反抗,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然而,一味的屈服并不能换来好结果,美国只会得寸进尺。
想想伊朗,一直在与美国的谈判中退让,但最终却并未得到真正的尊重,反而是美国的压迫愈演愈烈。直到伊朗在与以色列的冲突中取得胜利,才重新引起了美国的关注。美国尊重的是强者,而加拿大显然并不属于那个“强者”行列,这次加征钢铝关税的事件便是明证。更糟糕的是,加拿大还把自己对美国的不满转嫁给中国,这显然是错上加错。
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国,拥有充足的实力捍卫自己的利益,而加拿大想通过打压中国来讨好美国,最终只会自取其辱,像此次农业产业遭遇的困境一样。中国早已不再是一个容易被欺负的目标,更何况中加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加拿大不应“背刺”中国,反而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改善两国关系。
目前,加拿大的处境已经相当尴尬。如果它继续依赖美国,做出更多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剧其困境,最终陷入更深的泥潭。加拿大唯一的出路,便是清醒过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建立更加独立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国一贯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只要加拿大能够改正错误,真诚地回到正确轨道,中加关系还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但若加拿大执迷不悟,继续充当美国的“打手”,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更多的损失和更加尴尬的局面。毕竟,全球格局早已发生改变,哪国的“小弟”都无法在国际舞台上横行霸道,唯有尊重他国,才能赢得他国的尊重。希望加拿大能够早日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