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它们之间的关税战影响遍及世界,甚至有可能导致热战,引发全球普遍担忧,好在历经近一个半月的中美关税战终于告一段落。据新华社5月12日的报道,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经贸会谈,并在会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其中明确指出,“中美两国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及全球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双方承诺“互相撤回关税”。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美撤回关税的幅度是有限的,并非是完全回到关税战之前的状态,双方都保留了10%的关税,作为日后谈判的筹码。但即便如此,中美此次互相撤回关税的行动,依然覆盖大约1800亿美元的贸易额,是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撤回行动。此举,一方面意味着,历时40余天的中美关税战终于“告一段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特朗普的关税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为什么说这轮关税战,是美方“战败”了呢?首先,关税战对美国的影响远大于中国,美国受到的伤害远大于中国。特朗普挑起关税战之后,美国国内掀起了抢购潮,超市被一抢而空,全美民众上街表示抗议,以加州为首的13个州纷纷起诉特朗普,可以说,特朗普的执政基础遭遇重大打击。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对外出口依然稳定,股市稳中有升,各方面几乎感受不到关税战的冲击。
其次,特朗普的战争警告并未发挥作用。在关税战期间,美国一再对中国发出战争威胁,比如说,向日本调派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甚至讨论攻击中国三峡大坝;美国财长贝森特甚至威胁,要对中国实施禁运。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中国“率先让步”,但从公开的经贸会谈声明来看,正如中方发言人说的那样,“任何对话谈判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中国明显没有让步。
其三,特朗普的地缘威胁遭遇重挫。中美关税战爆发之后,印度非常兴奋,认为这是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望从美国那里获得订单与产业技术。在此背景下,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了印度,印巴危机由此爆发,莫迪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对中巴经济走廊构成了威胁。结果巴铁狠狠教训了印度,美国的阴谋没有得逞,最终中美举行关税会晤。
关税战刚开打的时候,咱们就指出了两点,其一,特朗普乱打“七伤拳”,“未伤人,先伤己”,最终反而可能会加速美国的衰落;其二,特朗普对中国产生了“误判”,认为中国会主动找美国谈,但这并没有发生。特朗普曾在4月 6日强硬地表示,他不会终结关税战,直到逆差消失为止,然而现在美国的贸易逆差消失了吗?并没有,但特朗普却不得不与中国举行关税会晤,并最终大幅降级关税战。
因此,此次中美关税战,到底谁赢谁输就一目了然了,中国顶住了巨大的外部压力,并在巴铁的良好发挥下,挫败了对中巴走廊的威胁,最终迫使美国接受了“平等协商”。中国之所以能够打赢,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2018年特朗普对华发动关税战,给咱们打了预防针,因此咱们这六七年一直在为关税战做准备,在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出口的渠道,所以特朗普故技重施,才会“一败涂地”。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关税战的失败,最终可能会让美国意识到“可能除了战争之外,没有什么可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在中美暂停关税战并发表联合声明之际,据中评社12日的报道,美国计划开始生产新型核弹,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扬言,为“应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美国正在组建新的机动部队。所以,中美关税战的暂停,并不意味着对抗的结束,可能迎来更激烈的博弈。
在此,咱们引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发文作为结束:“如果美国想要战争,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其他类型的战争,我们都准备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