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日内瓦和伦敦两轮的磋商之后,中美的第三轮贸易谈判终于在全球聚光灯下如期而至。虽然目前谈判的具体结果尚未揭晓,但从各方透露的细节来看,这次谈判已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令人期待。这一轮的谈判为何如此引人关注?特别是有关关税延期的消息一经传出,几乎所有人都对此充满了好奇。那么,中美这次的会晤会如何演绎?它又会对这场持久的关税战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1. 备受瞩目,第三轮谈判拉开帷幕

可以说,美国当前的心态是急迫的,心急如焚。早在一周之前,特朗普政府就提前宣布了中美第三轮谈判的消息,并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现出急于与中国接触的迫切心情。自从年初关税战爆发至今,这场贸易战已经持续了半年多。在这段时间里,尽管美国国内问题频发,但特朗普依旧没有放弃与中国的博弈。美国的坚韧,若用在其他领域,或许会得到赞誉,但放在这场艰难的贸易战中,却显得有些自不量力。回顾前两轮谈判,每一次的进展都伴随着特朗普急于推动的步伐,但即便在双方达成一定框架或共识后,美方却屡屡翻脸。这一切都表明,特朗普并非对谈判怀有诚意。那么,第三轮谈判是否会有所不同呢?自从美方提前泄露了会谈的消息后,全球目光便聚焦于中美之间,充满期待。最终,7月28日下午,中美两国代表终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开了会谈,标志着第三轮贸易谈判的正式开始。

这次谈判的开启无疑让人兴奋,毕竟它可能会成为结束中美关税战的转折点。然而,尽管谈判的开启令人期待,谈判的具体内容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尽管双方尚未发布正式的消息,但从谈判的持续时间来看,显然两国有不少问题需要商讨。这一轮谈判的意义非凡,它不仅对中美两国至关重要,也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2. 谈判的关键议题

在前两轮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双方主要集中讨论了关税问题,而每一轮谈判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关税问题必定是第三轮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回顾前两轮谈判,第一次主要旨在缓解关税紧张局势,特别是当时中美双方的关税已几乎达到100%以上,这对中国影响不大,但美国却受到严重打击。第二轮谈判则主要聚焦于稀土问题,双方达成了一个原则性框架协议。

相比之下,第三轮谈判似乎没有太多新鲜话题。然而,关税暂停期的协商以及24%的对等关税仍是双方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一轮谈判实际上是在前两轮谈判的基础上进行的“收尾”工作,因此,许多人认为,第三轮的谈判很可能会成为中美关税战的终结标志。

除了关税问题外,另一个争议性问题是由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引发的“二级制裁”问题。当美国提出对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国家进行二级制裁时,中国曾强烈反对并发出警告。因此,特朗普在这次谈判中逃避这一话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以看出,这次谈判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特朗普迫切希望挽回美国及其自身形象的需求密切相关。因此,谈判过程中,特朗普可能会不断采取各种手段,以便在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

3. 是否会再次延期?特朗普的战略意图

有时,过于直白的举动并不总是好事,尤其对于像特朗普这样急于缓解国内危机的总统来说。中美第三轮谈判刚刚开启,关于谈判内容和细节的消息就已经从美国方面透露出来,显然美方迫不及待地想要营造谈判的氛围。

根据一些非官方消息来源,特朗普似乎提前泄露了关于24%关税的关键细节,并暗示有可能再次推迟关税的实施,延期的时间甚至长达三个月。虽然这些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但这显然是在为接下来的谈判造势。如果最终双方未能达成这一结果,外界势必会对谈判破裂的原因进行猜测。

这一消息的最终结果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种是消息不实,特朗普只是故意制造迷雾,目的是通过延缓关税战的进程,争取更多的谈判空间并寻求新的协议。而另一种可能是,特朗普确实已迫于压力,准备放软立场,提前向中国释放善意。如果消息属实,这或许表明特朗普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关税问题上无法继续硬碰硬。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迹象表明特朗普对本次谈判抱有极大重视。最为明显的例证便是他与欧盟的谈判中,特朗普明确表示,中美两国已经在某些领域达成了协议,只需进一步谈判即可最终定稿。很多人以为这只是特朗普的一种“强撑”表现,但结合此次小道消息,是否意味着中美协议已经基本达成,只是尚未公开确认?

另外,美方还在谈判前宣布将组织商界高级别代表团访问中国,显然特朗普此举意在通过多方施压推动谈判向前发展。无论如何,最终的谈判结果将取决于中美双方的最终协议内容,关税是否会延期,二级制裁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解决,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次谈判无疑是推动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