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赛分科技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29日接待广发基金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赛分科技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董事会秘书王中蕾,市场部经理。调研接待地点为苏州。
据了解,赛分科技与投资者就行业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进行交流,部分延伸探讨内容纪要包含多个问题答复。其中提到工业纯化业务二季度增速略高于一季度,核心驱动是深化国产替代、头部药企合作带来项目复购及新项目落地。其收入主要源于与头部制药企业深度合作,与部分有商业化项目的生物科技企业合作较少。
据了解,该公司观察到医药行业研发生态呈现结构化差异,头部药企研发投入稳定,生物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小型 Biotech 转向专注早期研发。公司一方面加强与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客户合作,提升国产填料渗透率;另一方面通过色谱柱产品等参与客户早期研发支持。
据了解,关于药企使用填料情况,前几年临床早期用进口填料、三期及以后用国产的情况较常见,如今企业呈现差异化战略,一些 biotech 若不转型为大型药企更倾向进口,国内生产药企则从成本等角度考虑倾向国产。
调研详情如下:
公司与投资者针对行业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沟通主要内容与公司公告内容一致,部分延伸探讨内容纪要如下:
问题 1:公司工业纯化业务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答复:公司二季度整体增速稳健,略高于一季度增速。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不断深化国产替代,持续跟进前期布局的国产化项目,加速替代进程;与头部药企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带来项目复购及新项目的落地,为业绩注入增量。
问题 2:公司下游客户结构中,Biotech 与大型制药企业的收入贡献如何?
答复: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与头部制药企业的深度合作,此类客户贡献占比显著;也与部分拥有商业化项目的生物科技企业保持良好合作,该类客户在收入结构中占比较低。
问题 3:当前下游医药客户的研发投入意愿相较历史阶段是否出现显著变化?哪些类型客户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答复:公司观察到医药行业研发生态呈现结构化差异,头部药企研发韧性凸显,研发投入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保持稳定技术迭代节奏;生物科技企业战略转型,中小型Biotech 逐步退出自主建厂模式,转向专注分子平台与早期研发(Discovery),产业链分工逐渐专业化。一方面,公司聚焦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阶段项目,继续加强与客户合作紧密度,持续提升国产填料渗透率;另一方面,公司也持续通过色谱柱产品与寄送样品,深度参与客户早期研发和工艺开发支持。
问题 4:药企客户是不是会为了推进速度,在临床早期使用进口填料,到三期及之后再用国产?
答复:前几年这种情况相对常见。现在各个企业呈现差异化战略,一些 biotech如果预期不会转型发展成大型药企,可能更倾向于用进口填料,对于在国内生产的药企,从成本、供应链安全、响应速度等角度考虑,则更倾向于用国产填料而非进口填料。各药企根据发展策略,对于填料的考虑因素有所差异。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