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帕帕罗这个名字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但他在美国海军中的地位和贡献却是不可忽视的。这位出生在1964年的宾夕法尼亚州莫顿市的海军将领,成长于一个具有深厚军旅背景的家庭。父亲曾服役于海军陆战队,祖父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海军兵员。从小就在这种军人氛围中长大,帕帕罗自然对军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他在斯普林菲尔德的卡迪纳尔·奥哈拉学校接受教育,这所学校以其严谨的纪律性和强大的体育传统著称。高中毕业后,帕帕罗选择进入维拉诺瓦大学,1987年获得学位。随后,他通过海军航空军官候选学校进入军队,在彭萨科拉海军航空站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帕帕罗的军旅生涯一开始便坚定地朝飞行员方向发展。他精通多种战机的操作,包括F-14、F-15以及F/A-18等。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他还专门进修了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并成为了一名攻击战斗机战术教官。长时间的飞行和实际操作让他的飞行时间累积超过了6000小时,成功着舰超过1100次,这在海军的飞行员中已算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除了飞行,帕帕罗还非常重视自身的学术发展,他在老道明大学取得了国际研究硕士学位,并在海军研究生院获得了系统分析硕士学位。此外,他还完成了空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空军战争学院、海军战争学院和联合部队参谋学院等重要课程,这些都极大地拓宽了他对战略和战术的理解。
帕帕罗的职业生涯在不断积累实战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升迁。他最初在飞行中队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空中作战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步担任领导岗位。2009年10月到2011年8月,他担任了第七舰载机联队的副指挥官,并驻扎在“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上。2011年8月,帕帕罗升任指挥官,开始带领团队执行艰巨的巡航任务。2017年7月,他又被任命为第十航母打击群指挥官,指挥的部队包括航母、巡洋舰和驱逐舰等多艘战舰。他的领导不仅局限于海上作战,还积极参与了2017年9月飓风“艾尔玛”之后的救援工作,在佛罗里达群岛帮助恢复基础设施。2018年到2020年,他转职到中央司令部担任行动主任,并驻扎在佛罗里达的麦克迪尔空军基地,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指挥经验。
2020年到2021年,帕帕罗担任海军中央司令部和第五舰队的指挥官,指挥区域涉及巴林的海域及附近国家,协调了一个包括33个国家的海军联盟。2021年5月5日,他晋升为四星上将,并成为太平洋舰队的第64任司令,接替了约翰·阿奎利诺的职务。在此期间,他强调机动性和与盟友的合作,并屡次获得海军杰出服务勋章、功绩军团勋章和铜星勋章等荣誉。帕帕罗的军旅生涯,从基层飞行员一路成长为高层指挥官,历经37年的岁月,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战术、战略经验和领导能力。作为太平洋舰队司令,他面临着印太地区日益复杂的局势,并为此制定了应对战略。2023年,他被提名为印太司令部司令,并于2024年5月3日正式上任,成为第27任司令,继续掌管着美国最大的地理作战区域。
作为一位深知军事威胁的指挥官,帕帕罗对中国的火箭军表现出了高度关注。2023年3月19日,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只有“傻子”才不担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火箭军。当时,帕帕罗已经是太平洋舰队司令,他在采访中提到,美国海军每天都在开发新的应对策略和技术,以防止中国火箭军的威胁,尤其是在中国的导弹能够精准打击美国航母的情况下。他特别提到了,中国火箭军的导弹在1500海里以内的范围内,能够有效锁定美军航母,使得美方不得不格外警惕。
中国的火箭军自1966年成立以来,迅速成长为中国战略威慑的重要力量。其掌握的核武器和常规导弹,成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中国的核武库虽然没有公开具体数量,但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2021年数据,美国的核弹头数量为5550枚,而中国则根据“必要”标准维持着相应的核武规模。中国承诺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如果遭受先发制人的攻击,火箭军必定会进行反击。除了核武器外,中国的常规导弹也具有强大的打击能力,其中“东风-17”被称为“不可预测的弹道导弹”,具有很强的反导突破能力。而“东风-21D”则被视为“航母杀手”,能够精准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甚至是美军的航母。
在中美俄三国中,火箭军还掌握了复杂的中段反导技术,能够在导弹飞行的中段阶段进行拦截,极大增强了反制能力。对此,帕帕罗深知,中国火箭军的发展,使得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作战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尽管中国的航母数量有限,但其反舰导弹的数量和质量,结合核潜艇和轰炸机的协同作战,令美军面临着更大的战略挑战。2023年7月2日,帕帕罗再度强调,中国火箭军的打击能力已深深牵动了美军的神经。他指出,即使美国采取规避措施,但一旦中国锁定目标,美航母也无法轻松逃脱攻击。这也让美军在模拟推演中频频做出调整,始终对中国火箭军的潜力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