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迅猛发展,数据成为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将成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其中,央国企以其引领优势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包括嘉实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场内简称:数字经济ETF,基金代码:159389)在内首批跟踪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的ETF已步入发行期,在积极引导资金入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同时,也为投资者一键布局数字经济核心资产提供了低门槛、高效率的利器。
作为全市场首只以国企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特色指数,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指数(931529.CSI)(下称“国企数字经济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下称“中国诚通”)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而成,以实现进一步支持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国企担当。
该指数选取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或国有资本能施加重大影响的上市公司中,业务涉及电子、半导体、软件开发、云计算、通信设备、数据中心以及电信运营等行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着重展现国资国企在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成效,为投资者布局数字时代核心资产提供了风向标。
放眼产业趋势,面对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切换、向高质量方向迈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多次提及“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央国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资本市场的“压舱石”,更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领头羊”。
在数字经济时代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企资产及营收规模庞大,符合高技术投入所需的规模经济;国有企业的高利润率及低融资成本足以支撑研发投入,科技创新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方面,国有资本也具备天然优势。目前央国企在数字经济板块多数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通信、传媒、计算机行业优势明显,央国企总市值的占比分别是80%、40%、30%左右,是打造“数字底座”、取胜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
国企数字经济指数涉及硬件设备(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半导体等)、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等)、技术服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产业应用(行业应用软件等)等方面,既涵盖半导体制造、算力基础设施等上游环节,也包括数据要素流通与应用等环节;覆盖半导体、计算机设备、通信服务等硬科技领域。这些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更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中坚力量,契合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改变等作用下自主可控、科技安全重要性提升的现实背景。
Wind数据统计,从申万二级行业看,截至2025年5月12日,国企数字经济指数在半导体(49.0%)、计算机设备(17.3%)、通信服务(9.2%)三大硬科技领域占比超75%。前十大成份股集中度较高。
国企数字经济指数申万二级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12日。行业分类为申万二级行业
同时,国企数字经济指数聚焦国企数字经济龙头,权重股集中度高。指数前五大成份股权重超42%,前十大权重占比近60%。指数成份股从百亿到万亿企业均有覆盖,以中大市值企业为主,前十大成份股总市值超5万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5月12日。以上仅是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的列示,不构成任何意义的个股推荐或投资价值评判。
从历史表现看,自带国有属性和数字基因的国企数字经济指数,自基日(2016年12月30日)以来,截至2025年5月12日该指数累计涨幅68.04%,在涨跌幅上优于主要宽基指数和同类指数。
数据来源:Wind,数据时间2016/12/30-2025/5/12
近年来政策密集助力数字经济发展,随着“数字中国”建设迈入新的阶段,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今年2月份,国资委提出要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AI+”专项行动;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的《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筑牢基础设施、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数实融合发展等七个方面擘画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嘉实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159389)等首批国企数字经济相关ETF的推出,不仅释放了积极信号,体现出以中国诚通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基金公司响应政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意愿和担当,也将为投资者在数字经济时代一键跟踪行情提供硬核利器。未来伴随“数字中国”战略深化、国企改革提速,嘉实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159389)的配置价值将日益凸显。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