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封闭期是否产生收益,需要结合债券类型,计息规则及市场环境来判断,具体情况如下:
一.核心逻辑:
债券收益:主要由利息收益,资本利得,票面利息及折溢价等共同构成债券收益。
2.封闭期收益关键点:只要用户持有债券便产生收益,但无法通过交易提取利息,需等待开放时提取。
二.不同类型债券封闭期收益:
1.利率债:主要收益为票面利息,按持有天数每日计提,封闭期虽不可交易但估值会有变化,收益受央行货币政策影响。
2.信用债:利息收益可正常计提,但需关注发行单位信用变化,封闭期如发行机构评级被下调,其估值也会受到明显影响。
3.可转债:申购至上市阶段,无利息但享受正股上涨期权价值。锁定期,利息按日计+转股价修正。
三.封闭期风险及对冲:
1.主要风险:如出现违约,将触发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可能无法紧急止损。
2.对冲工具:利率互换,适用于国债封闭期利率风,需提前建立头寸。信用违约互换,可防范信用债违约,此类方法仅限机构投资者使用。可转债融券,可锁定转股溢价,需用户开通两融权限。
四.新规影响:
1.资管新规:封闭期债券估值必须反映信用风险,需每日计提拨备。
2.交易所新规:可转债上市前5日设置冷静期,旨在抑制炒作。
3.税收优惠:绿色债券封闭期利息收入按75%征税。
总结:
封闭期债券是产生收益的,价格会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用户只可以在开放期提取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