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路了,手机也没电了……” 近日,一名来自上海的七旬老人,驾驶着“老头乐”迷失在苏州工业园区街头。民警到场了解到,老人此前在上海住院,本想独自去医院附近的公园散心,却因手机没电、导航中断,只能凭模糊记忆行驶,一路偏离方向,竟从上海开到了苏州。最终,在民警的帮助下,老人与焦急赶来的家人顺利团聚。
街头“迷糊翁”难述困境,市民急拨110求助
“有位老人好像迷路了,但他说话太含糊,我听不懂。”当日16时,苏州市民朱先生报警称,一名老人主动向他问路,可老人表述含糊,朱先生始终没能弄清老人的目的地,无奈之下只好报警。”
上海七旬老人驾“老头乐”迷失苏州街头
接警后,苏州工业园区斜塘派出所的民警迅速驱车赶往现场。刚到路口,一辆斜停在非机动车道旁的“老头乐”便进入视线。驾驶座上,老人双手紧攥方向盘,眼神无助地望着来往车流,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民警立刻上前,俯身轻声询问:“老人家,您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二十分钟耐心沟通,拼凑“跨城迷路”真相
“老人嘴唇动了好几下,才用沙哑的声音嘟囔着‘要去公园’‘手机没电了’。”斜塘派出所民警王柄程回忆,老人说话语无伦次,沟通十分困难。
苏州民警正在联系老人的儿子
但民警并未放弃,在近二十分钟的反复交流中,一点点从老人零散的话语里拼凑出关键信息。王柄程告诉记者,这位老人今年73岁,此前因身体不适在上海住院。当日他本想独自开“老头乐”去医院附近的公园散心,但出发没多久,手机突然没电,导航中断,老人只能凭着模糊记忆往前开,没想到越开越远,不知不觉从上海开到了苏州。“老人从上午8点多出门,驾驶了近八个小时来到苏州,其间粒米未进、滴水未沾。”
派出所成“临时避风港”,两小时后父子团聚
了解情况后,民警第一时间从警车里拿出充电宝,帮老人的手机充电。等待开机的间隙,民警始终守在车旁,一边用纸巾帮老人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用拉家常的方式安抚:“老人家别着急,等手机开了机,我们马上帮您联系家人。”暖心的话语,渐渐缓解了老人的紧张与不安。
五分钟后,手机成功开机。民警迅速在通讯录中找到其儿子周先生的联络方式。“什么!我爸在苏州?”周先生接到电话时先是满脸惊讶,听完民警的讲述,语气瞬间转为焦急:“真是太麻烦你们了!我爸年纪大了,还有基础病,独自在外这么久!我现在就从上海开车过去,大概两个小时能到。”
考虑到老人奔波一天,坐在路边既不安全也不舒服,民警决定先将老人带回派出所休息,随后又为他准备了晚饭:“老人家,快趁热吃,垫垫肚子,您儿子很快就到了。”老人接过冒着热气的饭菜,眼眶微微发红,连连道谢。
两小时后,周先生驱车匆匆赶到斜塘派出所。刚进派出所,他就快步上前紧紧拉住父亲的手,语气里带着些许责备,更多的却是庆幸:“找了你好久,说了多少次别独自跑那么远,幸好没出事!”
看着父子二人团聚的温馨画面,民警也松了口气,同时再三提醒:家中如有老人,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记忆力减退的高龄老人,家属要加强日常看护,尽量避免老人独自远距离出行。“可在老人衣物内侧放置写有家庭住址、家属联系方式的卡片,或在老人手机中设置紧急联系人及定位功能,方便老人迷路时他人及时协助联系家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汉仑 通讯员 王柄程
视频剪辑:孙汉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