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朋友圈分析局长免职理由被拘, 是否过于严苛
创始人
2025-09-19 06:49:12
0

文|半糖可乐

“发朋友圈评论县教体局长免职被拘4天”一案,前阵子引发了诸多讨论。近日,当事人高光华告诉澎湃新闻,他认为云南玉溪市元江县公安局此前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明显不当,将正常的公众监督认定为违法犯罪,已于9月17日申请行政复议。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9月1日,得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文刚被免职的信息后,高光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条评论称,“因为打卡的事造成重大舆情 李局长被免职了,我不是故意的,但希望分管教体和文旅的杨副县长也免职”。事后,当地县委相关部门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李文刚工作变动属于正常的人事调整。

高光华在朋友圈宣布局长免职理由,是捏造虚假事实凭空诽谤,还是正常的舆论监督,成为该案争议的焦点。

如果高光华评论的对象是普通民众,他在没有核实事实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揣测当事实传播,被评论对象如果认为自己的名誉受损,可以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类似的案例在以往司法实践中很常见,法院在经过审理后会要求当事人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严重的还会支持受害人讨要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主张。如果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公安机关也会依法行拘。

但是高光华在朋友圈评论的对象,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当地教体局长;所评论的内容,并非人身攻击,也非私人事务,而是局长被免职的理由。正如法律人士所说,官员升迁免职的信息涉及公共利益,本身属于公共事务,公众享有正当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其职务变动的讨论即属于正常的社会监督范畴。

就算高光华的发言不严谨,让人误以为他掌握了准确消息,对李文刚的免职理由造成了误解,批评教育一下是不是就足够?行拘是不是太过严苛?毕竟这是对于公共事务的关切,并非无中生有地造谣。

在之前的报道中,高光华说他是9月1日下午发布的信息,当天晚上10点58分,他就接到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被告知发布了不实言论,需要去做笔录。第二天早上7点,考虑到发言可能不妥,他主动删除了这条朋友圈。这期间,只有10多位好友点赞评论。

从这可以看出来,高光华的朋友圈作为一种半封闭的社交空间,不像微博等开放性社交平台,信息传播的范围非常有限,最多也就是亲戚朋友能看到,对李局长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更何况,高光华在被警告后,已经主动删除了朋友圈。期间造成的轻微损害,应当在官员的容忍范围内。如果李局长觉得高光华的言论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报警当然也是他的权利,但作为公务人员,更合适的做法可能是走法律程序,对高光华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回到此事的起点,高光华之所以和当地有关部门“结怨”,是因为元江县要求学生家长暑期在手机上每日两次安全打卡,他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向多部门举报并引发媒体关注。此后,他称被教育部门有关领导约见“谈心”。

当地要求家长每日两次防溺水打卡,是否有必要,是不是形式主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不同的声音,政府部门本来就有义务倾听。作为普通家长,高光华举报也好,向媒体反映也好,都是正常行使权利。在媒体关注此事后,教体局长很快被免职,两者之间即便没有关联,但因为时间上的巧合,外人很容易展开这方面的联想。从这一点看,很难说高光华是捏造事实、故意诽谤。

因为一条已经删除的朋友圈,就拘留他4天,在外人看来,很难排除借机教训、以儆效尤的嫌疑。可能在一些人眼里,高光华像一个让人头疼的“刺头”,为了防止他再次兴风作浪,也为了防止更多“刺头”的出现,就得提高举报和维权的成本。

这当然只是一种猜测。但前有甘肃宁县家长因为公开质疑校服质量问题,被当地公安局行政拘留7天,现在又发生了高光华案,两者有类似之处。对普通人来说,因为正当维权或发表观点被拘留,生活和工作被严重影响,即便事后被纠错,代价依然很沉重。

目前高光华正在行政复议,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他一个公正的结果,守住法治底线。

相关内容

北约雇佣兵夺命逃生,500...
前言: 俄罗斯已经完成对红军城的包围,并且开始要求乌军投降。从当前...
2025-11-07 07:02:26
就在明天!中国电影基金会女...
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11月6日,记者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获悉,中国...
2025-11-07 06:11:05
招引海外主权基金,深圳发力...
在11月6日举办的深圳创投日三周年活动上,深圳市委金融办正式发布《...
2025-11-07 06:10:54
报道:瑞士将清算与Firs...
据知情人士透露,瑞银集团已告知客户,它将清算一个对前期暴雷的美国汽...
2025-11-07 06:10:38
报道:中国首次超越欧美成为...
观点网讯:11月6日,据媒体报道,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的分析...
2025-11-07 06:10:36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成为全球...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日发表题为《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超过全球同行...
2025-11-07 06:10:08
韩媒:日本拒绝供油,韩空军...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闫珮云】韩联社6日援引韩国外交消息人士的话透露...
2025-11-07 06:09:34
全线崩跌!传奇“大空头”大...
据媒体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
2025-11-07 06:08:35
美国私人数据提供商Reve...
美国私人数据提供商Revelio Labs: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岗...
2025-11-07 06:07:41

热门资讯

报道:瑞士将清算与First ... 据知情人士透露,瑞银集团已告知客户,它将清算一个对前期暴雷的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
报道:中国首次超越欧美成为全球... 观点网讯:11月6日,据媒体报道,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的分析计算,2025年中国经国际组织“气...
股市必读:11月6日中国黄金发... 截至2025年11月6日收盘,中国黄金(600916)报收于8.25元,上涨0.12%,换手率0.8...
警惕!轻信“黄金套现”,新津一... 如果有人让你线下取现、购买黄金 并送到指定地点 千万要注意了! 这是骗子的新型诈骗手法 大家一定要提...
美股盘前丨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纳... 【时政新闻】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共同做好两国元首...
超50亿元资金涌入!首批巴西E... 6亿元的额度,却引来了超50亿元资金的疯抢,首批巴西ETF卖疯了。 近日,易方达伊塔乌巴西 IBOV...
股票行情快报:中国黄金(6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6日收盘,中国黄金(600916)报收于8.25元,上涨0.12%...
程先生投资“国际黄金”,被骗1... 金价持续上涨 让不少人动起了 投资黄金的念头 随之而来的是 多种多样的涉黄金新型诈骗 近日 经开区居...
助力布局科技核心资产,港股通科... 格隆汇11月6日|在全球AI产业加速迭代与国产化突破的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持续展现出强劲成长动能。为...
一个未知的团体在链上把 706...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吴说获悉,据 @EmberCN 监测,4 小时前,一个未知的团体在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