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李琪】
上海证券交易所消息,9月20日,天弘基金公告,刘荣逵因工作原因离任首席信息官,转任其他岗位;原泰康资管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迟哲已就任天弘基金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
公开信息显示,迟哲毕业于同济大学,在金融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深厚积累,其职业轨迹涵盖申银万国、埃森哲、平安资管及泰康资管等多家知名机构,尤其在保险资管领域经验丰富。
与迟哲主要在传统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领域积累经验不同,刘荣逵的职业背景更侧重互联网技术与电商业务。
刘荣逵曾先后任职于北京昊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北京淘宝科技有限公司)淘宝基础平台技术部高级技术专家、北京思德泰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总监,以及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商城业务部高级技术总监,并于2022年7月加盟天弘基金。
这一变化是否预示着天弘基金在经营方向上进行转型尚不得而知。但自2023年12月高阳出任天弘基金总经理以来,公司董事会及高管团队已发生至少四次调整。
其中,2024年3月,聂挺进出任副总经理,他与高阳早在博时基金有过共事。2024年11月,韩歆毅因工作原因离任董事长,黄辰立接任,后者同样出自蚂蚁集团。2024年12月,副总经理熊军退休。
曾经,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创造了公募基金行业的“万亿神话”。据多家媒体此前报道,2018年,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一度冲高至1.69万亿元,单只基金规模甚至超过了天弘基金当前整体公募管理规模。
然而,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弘基金管理规模已降至1.2万亿元,行业排名下滑至第5位;截至6月底,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的规模进一步收缩至不足8千亿元,昔日霸主风光不再。
与此同时,曾被寄予厚望的生物医药板块已成为主动权益产品中的“亏损典型”。以天弘于2021年6月发行的天弘国证生物医药ETF为例,运行近4年半,累计下跌54.41%,年化回报率亏损16.93%。换算下来,若自成立起持有至今,每1万元本金已亏损逾5400元。
此外,据新浪财经报道,自2014年天弘基金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至今已近11年,原总经理郭树强或已获得分红1.5亿元,而公司现任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娜仅获得分红80万元。
旗下多只基金出现亏损,而高管却获得巨额分红。公司近年来规模持续缩水、业绩下滑,投资者信任也有所流失。在这样的多重压力下,新管理团队能否扭转困局,仍有待资本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