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伟大”的一次精准操盘。
2025年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公开呼吁大家“现在就去买股票。”同时,美国与英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部分撤回了特定领域关税。自此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在本轮关税问题上与美国达成一致的国家,并有观点指出:10%关税是特朗普对其底线。
仅隔4日,中美也传出来了振奋市场的消息,目前保留的也是加征剩余的10%关税。紧接着标普也于近日收复了年内失地,英伟达也再度狂飙。
美股回血,A股市场也同样利好重重,万亿资金放水、外资跑步入场......最古老的盟友难逃魔咒,这一轮关税或许是对全球无差别“搜刮”,“好于预期”会谈进展对A股影响几何?接下来“不着急”的日本与“受打击”的欧盟将会何去何从?特朗普的底线到底是什么?会如何影响后市?
@BT财经:中远海控作为全球航运龙头,直接受益于中美贸易复苏。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航运板块市盈率有望从当前12倍提升至18倍,实现戴维斯双击。更值得关注的是,冷链航运需求激增,以中谷物流为例,其冷藏箱运输收入同比增长340%,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家电巨头在关税下调后加速美国市场布局。企业将关税红利投入研发创新,格力电器宣布投资50亿元建设北美研发中心,主攻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技术。据奥维云网预测,2025年中国对美智能家电出口增速将保持在40%以上。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光伏企业借势拓展美国市场储能领域同步迎来机遇,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因关税下降,在美国户用储能市场的售价较特斯拉Powerwall低20%,已获得加州3万户订单。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光伏及储能企业对美出口营收将增长230%,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此次中美关税“松绑”91%,不仅是双边贸易关系的转折点,更是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机遇期。从传统产业的成本优势重构,到高端制造的技术突围,再到数字经济领域的模式创新,中国制造业正以全方位升级姿态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首席商业评论:这次谈判的结果毫无疑问地好于预期,网友的反应也是,美国的态度变化得太快了。其中原因除了美债和众所周知的中国制造的实力以外,几个观察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就在中美贸易谈判前的两周,美国的媒体都在讨论什么问题:圣诞购物季大大提前。没错,本该从12月开始的一年一度的圣诞购物被关税已经提前到了5月。不仅仅是消费者,商家也因为关税开始囤货。
除了消费,产业链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目前很多出口美国的商品,虽然都是在国内生产,但是会出口过去贴牌再销售,这里面不仅有服装纺织、生活用品,还有不少电子元件。有个统计,这部分产品占到了中美出口总额的41%,关系到美国一些大资本大财团的利益。之前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经常高喊产业链转移,但问题是即使是苹果还有90%产业链依赖中国,一双耐克鞋如果脱离中国工厂,价格可能要涨三倍。
中美的许多产业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朗普2.0的后台有华尔街金融财团、硅谷的金融资本,而高关税已经切实伤害到了这些群体的利益。所以对美国来说,这些压力可能会到达一个临界点,那么谈判的结果从美国角度来说,也属于水到渠成了。
@华商韬略官方账号:今年是美日著名的广场协议40周年,去年特朗普当选以来,日本经济界就一直在讨论“第二次广场协议”的风险,大家最担忧的是:美国用“高关税和诱导美元贬值的组合”迫使日元升值。
对于美方可能提出的日元升值要求,有知情人士称,“日本会拒绝任何让日元升值的要求。”
这一次,或许是有中国对美国关税大棒“奉陪到底”,日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罕见强硬地对美国的要求说了“不”。
对美说不的另一边,石破茂就任首相后,的确有努力在推动着中日高层沟通的势头,他希望早日访华,拥有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实力、世界第一大市场潜力的中国,能给日本经济带来可持续的机遇,与中国的关系逐渐升温,对华出口额屡创新高,或许也正是日本敢于对美强硬的原因之一。
中日之外,还有更大的棋。上个月底,中日韩三国的经贸部长在首尔见了面,大家一致同意,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
中日韩分别位列世界第二、第四和第十二大经济体,三国的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1999至2023年,中日韩三国贸易额从1300亿美元增长到了超7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8.7%。
但是,三国相互间的贸易依存度只有不到20%,远远低于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欧盟(65%)和北美自贸区(40%),潜力巨大——以半导体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日本是半导体材料大国,光刻胶的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韩国则拥有尖端芯片的制造技术,市场、材料、技术一应俱全。
4月24日,继日本之后,韩国也表明了对美关税的谈判态度,“不会急于求成。”原因无他,汽车也是韩国的立国之本,去年韩国向美国出口了347亿美元的汽车,占其汽车出口总额的一半,25%的关税会让韩国损失两成的汽车出口,韩国GDP已经连续四个季度“零增长”了,说出大天也要让美国取消关税。
如果中日韩能结成一体化的经贸区,不仅有利于东亚的经济再度腾飞,也会让整个亚洲在美国霸权面前更加有底气。
@直男财经:明明是美国美元霸权坐享贸易逆差吃拿卡要,抱怨不公平的,不该是我们其他国家的牛马吗?怎么美国先喘上了?商人特朗普可不这么看。他跟全天下老板的脑回路都一样:我必须既要,又要,还要!
在他这里,大家都得接着用我的美元;但大家的美元又得都让我赚走;而且大家的吃饭家伙也得给我!也就是既要美元继续霸权,又要贸易不再逆差,还要制造业回流美国。升级版的特里芬难题,特朗普的不可能三角。他到底怎么想的?
在2011年之前,美国工业总产值在长达116年时间里一直是世界第一。鼎盛时,美国工业产值占到全球40%。那时的世界工厂,叫做美国。特朗普和他代表的MAGA一派认为,美国搞的这套全球贸易体系,是被华尔街投行,硅谷科技巨头和学术精英加华盛顿代言人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给一起合谋玩坏了。
今天美国的经济过度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金融,华尔街,期货,买空卖空,虚假的金钱游戏,不制造任何产品。一个是大型科技公司,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特斯拉,这些巨型跨国企业,同样不制造任何实物产品,就算制造业大多在他国。
这些企业创造了最大的财富,却提供给美国工人最少的工作。今天美国的财富分配,因为全球化严重失衡,顶层富豪与普通民众差距的急剧拉大。这些撕裂,正在动摇美国稳定根基。
过度的全球化,导致了美国技术优势在过去二十年急速流失,半导体、稀土、太阳能等领域的主导权都已旁落他国。特朗普一派坚信,制造业才是一国之基,不仅能够提供稳定就业,而且是创新的源头,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美国必须在在先进工业领域,特别是汽车、造船、制药、科技产品、机床以及基本和金属加工品等等方面,保持强大有弹性的国内制造能力。
@港股解码:近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月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CPI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3%,低于市场预期。若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4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8%。其中,2.3%的CPI以及2.8%的核心CPI同比涨幅,都是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值。
尽管CPI数据未出现坏消息,但分析人士认为,上个月进入美国的许多进口商品是在关税生效前运抵的。这是风暴来临之前的短暂平静,美国即将面临关税引发的通胀冲击。该人士指出,如果未来CPI抬头,新一轮通胀猛兽来袭,或将进一步增加美国家庭用品开支,侵蚀家庭消费力,加剧财务恶化,加重普通美国家庭负担,贫富差距更为明显。
然而,特朗普显然不放过任何一个逼宫鲍威尔的机会。当地时间5月13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通货膨胀并不存在,汽油、能源、杂货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都在下降,他认为美联储应马上降息,否则将影响美国腾飞。
——《不降息影响美国腾飞!特朗普继续施压鲍威尔》
@利刃号:在中国这边碰壁了,特朗普必须从别处把好处抢过来,也就是挑软柿子捏,那么谁是能榨出油水的软柿子呢?答案是欧盟。美国为什么能从欧盟那里榨出油水呢?2024年,欧盟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为1982亿欧元,这令特朗普非常不满,大家都是发达经济体,凭啥美国买欧盟的商品多?
而且跟中国比起来,欧盟应对美国威胁的能力就低多了,一方面是欧洲的防务大权基本掌握在美国手里,除法国之外,绝大部分欧盟国家都依赖美国武器,另一方面,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几乎完全中断了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欧盟的主要能源进口渠道变成了美国。
——《向中国“投降”后,特朗普准备挑软柿子捏,欧盟将成为下个攻击目标 》
上一篇:谢乐斌任海富通基金董事长
下一篇:数量稀缺,长期跑赢大盘的基金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