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宁德市古田县利洋村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沉甸甸的炮弹柿挂满枝头,在秋日暖阳下泛着金色光泽,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果园内,村民手拿伸缩剪,利落地将高处成熟的柿子摘下,在树下初筛后,这些新鲜的柿子将装筐运往附近的分拣中心。
“我的柿子一棵能采300多斤,总共400多棵。今年的产量也比去年提高了20%左右。柿子口感也很好,总计大概比去年多收两三万块钱。”利洋村炮弹柿种植户林世固说道。

采收柿子
种植户的“丰收账”,既源于炮弹柿“量质双优”的好势头,更离不开后续精细化的分拣与处理。在分拣现场,村民围坐在一筐筐新鲜采摘下来的柿子前,根据大小和品相进行分类。据介绍,这些炮弹柿将按五个等级装箱后采用纯物理硬果脱涩技术进行处理,充分保留柿子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为后续进入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分拣打包
古田县柿子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均产量6000吨左右,主要的优良柿子鲜食品种有炮弹柿、八月黄、鸭蛋柿、灯笼柿等。其中,利洋村的炮弹柿尤为出名,该村炮弹柿种植面积达2500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一半,是名副其实的“炮弹柿之乡”。
利洋村能培育出优质炮弹柿,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村地处海拔400-900米之间,紧邻翠屏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壤,为柿子树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但光有好环境不够,科学管护才是守住品质的关键。

成熟的柿子
“我们持续强化对种植户的指导和监督,在柿子品质把控上追求‘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覆盖。通过‘优化品种、树立标准、精细管理、严格处理、强化品牌’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每一颗柿子都口感出众、安全健康。”古田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股负责人魏春说道。
正是这份对品质的坚守,让利洋炮弹柿在市场上成功“出圈”:脆甜无涩的口感、少核多汁的果肉征服无数食客;加上耐储存、易运输、开袋即食的“实用属性”,再叠加“古田原产地”的品牌加持,利洋炮弹柿成了水果市场上的“明星品种”,市场竞争力十足。

柿子丰收
随着炮弹柿产业逐步成熟,利洋村不再满足于“种好柿子、卖好鲜果”的单一模式,而是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与业态创新,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环翠屏湖公路开通后,我们村交通运输状况大大改善,下一步计划建立果脯加工厂,拓宽柿子产业链。同时,我们探索建立智慧采摘园,推广四季产业,以特色的水果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利洋村党支部书记林寿敬说。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打造“兴利洋”品牌
此前,村党支部已带领村民注册领办“天元柿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打造“兴利洋”品牌,并通过举办优质果鉴品会、品牌推介活动提升知名度。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6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3万元,较2016年增长17倍以上,炮弹柿真正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如今,以利洋村炮弹柿为代表的古田特色水果产业,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为更多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文/图 王薇 黄晓婷 蒋炜煌 陈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