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稻谷香。近日,在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木闸社区,金黄的稻田边,几台打捆机正“大口吞咽”着秸秆,机械臂上下翻转,不到一分钟,将散落的秸秆快速“吞入”,经压实、成型后,一个个紧实规整的圆柱形草捆有序排列田间,像一列列整装待发的士兵,等待开启它们的“二次生命”。
“机器作业效率高,以前人工处理秸秆又累又费时,现在全程机械化,地里很快就能清理干净,不影响后续耕种。” 正在田间查看作业情况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章广满意地说。回收后的秸秆被运往企业加工基地,通过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多元路径实现资源化利用,既为养殖场提供优质青贮饲料,也可制成生物质燃料和有机肥,构建起闭环的绿色农业循环体系。

紧实规整的圆柱形草捆有序排列田间。方涛供图
据了解,这些草捆将被统一运往池州众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收储中心,后续加工成饲料、肥料或生物质能源,实现从“田间废弃物”到“资源宝贝”的转变。此刻,众丰公司新建的秸秆综合利用饲料工厂内也是一派繁忙。在加工车间,工人们戴着防尘口罩,双手灵活地将秸秆送入粉碎机,随后被迅速打捆、包膜,成为一包包散发出清新的草香饲料,后期它们将变身成为牛羊喜爱的“营养罐头”,完成从“生态负担”到“绿色能量”的升级,机器的轰鸣声与传送带的转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生态农业“交响曲”。
秸秆离田不仅是环境治理,更是农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用则为宝、弃则为害。在秸秆处理过程中,我们改‘堵’为‘疏’,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引进企业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引导种植户秸秆离田收储。这样能将附着在秸秆上的虫卵和病菌一并清除出田地,确保了下茬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贯彻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推广秸秆打捆回收利用,促进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农业增产增收、生态环境改善。下一步,牛头山镇将继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让秸秆综合利用真正成为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现代化新农村注入强劲动能。(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