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近日商务部发布2024年第18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现本案调查结束,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调查机关作出最终裁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最终裁定调查机关最终认定,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起重机(资料图)
这项措施公布后,媒体就曝出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特朗普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遭到美国业内反对。文章指出,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的一场公开听证会上,讨论事项仅聚焦两项内容。一是拟对岸桥(STS)起重机征收100%关税,二是拟对集装箱、底盘及底盘零部件等货物装卸设备征收20%至100%的关税。而业界代表在听证会上表示,虽然美国港务局协会支持起重机本土化生产的目标,但美国国会首先应当通过税收抵免政策来刺激国内产能。
毫无疑问,这两项法案都是针对中国的,特朗普政府此举无疑是想要让造船业重新回到美国的怀抱,但话回来,特朗普这个计划能实现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事实上,就在美国政府提出这两项法案时,便立即遭到了美国业内相关人士的反对。美国港务局协会的负责人加里·戴维斯就在听证会上直言不讳的表示,美国没有生产STS起重机的生产商,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来就没有,如果美国硬要让起重机在本地生产,那么首先应该是通过税收抵免政策来刺激国内产能。
贸易港口(资料图)
美国港务局协会(AAPA)代表着美国81个公共港口,其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加里·戴维斯表示,虽然该协会支持起重机本土化生产的目标,但美国国会首先应当通过税收抵免政策来刺激国内产能。他在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没有生产STS起重机的生产商。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戴维斯还在一份书面文件中解释称,在中国以外,全球只有三家公司提供可国际采购的STS起重机——日本的三井E&S以及欧洲的科尼和利勃海尔,但这些公司都没有足够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实际上,美方不仅只是盯上了中国起重机,还早就对中国建造船只收费下了“狠手”,对华征收高额港口费,试图重振美国的造船业,但最后的结果是坑了自家进口商。而对于美方对中国的单方面打压,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早就有言在先,美方这种试图“甩锅”的恶劣行径,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还损害了世界各国的正常权益,终是不得人心,害人害己。若是美方对中国起重机征收100%的关税,那么美方采购成本将会飙升,美国自身或先扛不住。
特朗普(资料图)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一个但凡有嘴硬的条件,就绝不会吃嘴巴上的亏的主。特朗普现在说希望那个与中国达成协议,其实还是自己已经要扛不住了。通过前两次反制措施,特朗普已经非常清楚中方的立场,不管他如何加征关税、加征多少关税,中方都会跟注。在美国高度依赖外部廉价商品的背景下,继续对中国加税,造成的损失,其实要远高于收益。根据美国税务基金会的报告,在特朗普新关税政策下,就算没有任何国家对美国进行反制,也会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政府坚持对于海事、物流、造船领域采取限制措施,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与安全考量。从经济上看,特朗普试图通过这一政策重振美国造船业,减少对外国船舶的依赖;从安全上看,限制非美国船舶在能源运输领域的影响力被认为是确保能源安全和美国战略优势的关键;从政治上看,这一政策也迎合了国内民众特别是制造业工人的需求,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铺路。但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地缘政治安全和国内政治的压力,将是特朗普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