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宇泽 顾晟曦 赵文荣
本报告聚焦全球股票市场的运行特征与结构变化,提供定量跟踪与横向比较,供投资者参考。基于最新数据,分析各市场旗舰指数的近期表现、估值水平及交易所市场结构特征,同时结合长期数据回顾指数波动趋势、历史估值分位数变化,通过构建全球市场对比框架,揭示市场的周期性特征,同时跟踪近期全球指数热点动态,投资者理解市场结构变化提供量化支持。
▍2025年4月关税贸易战在短期内对全球资本配置产生调整效应,金融与科技行业依旧是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动力。
截至2025年4月底,MSCI发达市场指数中美国的权重为71.04%,较2024年3月底的74.35%有所下降;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大陆权重由27.52%升至29.57%,印度权重由18.14%增至19.21%,整体新兴市场指数呈现出较强的亚洲市场的集中度,体现出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及资金流向的偏好。板块方面,发达市场中信息技术板块占比23.86%,金融板块占17.25%,两者合计超过40%,新兴市场中金融板块权重达到24.72%,首次超过信息技术的21.74%,凸显了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对市场增长的推动作用。亚太及新兴市场结构具备显著的行业分化与区域经济特征。
▍市值与成交额方面,不同市场呈现出显著分化。
美国市场继续保持全球资本核心地位,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纳斯达克合计市值超过58万亿美元,成交额分别增长10.97%和11.73%,显示出美股流动性持续增强。中国A股市场则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在其他亚洲市场中,日本与印度市值和成交额小幅增长。而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市场则承压下行,由于中美科技产业链中的高度嵌入密切相关,关税上调及技术壁垒可能削弱出口与估值预期,市值与流动性普遍下滑。
▍2025年4月全球股票市场表现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反映出估值、盈利与宏观不确定性共同作用下的市场再定价过程。
收益表现看,澳洲标普200和韩国KOSPI分别上涨3.6%和3.0%,美股整体承压,标普500与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0.8%和3.2%。亚太新兴市场整体表现坚挺,印度SENSEX30、印尼LQ-45等指数月度涨幅均超过3%。估值水平方面,当前多数市场处于历史中高区间,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最新PE为25.5与34.2,处于近十年83%与81%历史分位。亚太多国指数如韩国、越南、菲律宾等PE均低于13倍,历史分位也处于10%-30%区间,具备估值洼地特征。盈利质量看,科技权重高的纳斯达克指数PB达8.22倍,但ROE同样领先(21%以上),支撑其高估值结构。新兴市场如菲律宾、印尼与印度,PB在1.4–3.4倍区间,ROE维持双位数水平,而韩国与恒生指数的PB分别仅0.88倍与1.32倍,但ROE仍保持7%以上水平,显示估值明显被低估。
▍标普500、日经225以及恒生系列指数进行指数定期调整。
标普道琼斯指数宣布对标普 500 指数进行成分股变动,Coinbase Global被纳入标普500指数,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由于退市被剔除,生效日期为2025年5月19日。Nikkei发布成分股定期调整的公告,BAYCURRENT被纳入日经225指数,Mitsubishi Logistics Corporation 被剔除日经225指数, 于4月1日生效。恒生指数成份股纳入美的集团和中通快递-W,成份股数目将由83只增加至 85 只,于6月9日起生效。
▍风险因素:
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数据因可得性问题等因素出现错误或不完整;部分指数回溯历史较短,可能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