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全球经济秩序中,特朗普的一再关税调整为贸易关系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尽管他此前的关税政策遭遇了一定抵制和不小挫折,美国总统特朗普依然决意推动新一轮的关税调整,对22个国家展开第二轮关税博弈。更让人唏嘘的是,这次挑起火药味的清单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中国,但中国似乎成了绕不开的背景。
这一次,特朗普对菲律宾开出了20%的关税,而文莱和摩尔多瓦则面临25%。更有甚者,对于阿尔及利亚、伊拉克、斯里兰卡和利比亚,这一数字被推到30%。但最令人大跌眼镜的还属巴西——50%的关税如重锤般砸下,直逼巴西政府的容忍底线。在卢拉看来,这不仅仅是贸易上的误解,更是一种直言不讳的偏见。这高得惊人的税率不是无心之失,而是一记具备象征意义的“警告”。
巴西对此毫不买账,坚称美国所谓的双边贸易逆差简直就是误导。实际上,美国从巴西进口的贸易顺差早已占据优势。也难怪巴西总统卢拉会选择反击,他宣布巴西将实施“对等回应”,准备好迎接与华盛顿旷日持久的经济较量。
那么,特朗普为何会冒着激怒一个大国的风险,选择将关税调至如此高峰?或许他想以此传递给全世界一个信号:任何敢于挑战美国规则的国家都可能受到“特别对待”。而巴西无疑成为了反面教材。不仅如此,在两国领导人的互动中,卢拉公开质疑特朗普的国际地位,这无疑刺激了后者敏感的神经。
在这一轮关税节奏中,巴西可能成为首个对抗美国关税政策的国家。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谋定后动。究其原因,巴西早已找到多样的合作伙伴。作为金砖国家的创始成员,巴西在全球贸易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合作中,巴西得以建立稳定的经济桥梁。尤其是卢拉与中国密切的经济联系,为巴西提供了底气和支持。
其次,特朗普祭出的关税理由实在欠缺说服力。根据美国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美国对巴西的贸易顺差已累计达到4100亿美元。然而,白宫坚持给予巴西最高的关税,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背后的政治动机。卢拉针锋相对,展示出巴西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正如中国在第一轮关税战中的表现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巴西提供了借鉴。在之前的局势博弈中,中国通过坚韧不拔的反制措施将美国拉回谈判桌,大声提醒世界维护自身权利才是确保在这场斗争中生存和胜出的关键。菲律宾的处境显得格外尴尬,即便它选择了亲美立场,却依然在利益的天平上没有获得优待。
更深层次看,美国在贸易壁垒上咄咄逼人的态度,已经撼动了国际经贸体系的基础。中方早就呼吁各国联合抵制美国的霸权行为,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调整恰恰为巴西提供了加入这场反抗的最佳契机。
卢拉选择效仿中国展开反制,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意料之外的。在特朗普以为安抚了中国之后,一切风波俱定时,没想到巴西却横空出世成为抗议联盟的新锐旗手。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追随巴西脚步,那么最终受损的极可能是美国。特朗普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延长关税暂缓期计划,可能再次沦为纸上谈兵。
总而言之,特朗普第二轮关税政策引发的国际连锁反应,不仅仅是数目字游戏,更是对全球贸易规则的一次重大检视。各国如何在这一复杂的棋局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将决定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对于巴西和其他反制国家来说,与其说这是一场强权与自主间的对峙,不如说是一次关于尊严与原则的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