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永乐 上海报道
加密货币的热潮仍在持续,除了绝对的主角稳定币,市场焦点已从跨境支付拓展至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7月10日,比特币价格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1.2万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比特币已上涨近20%。
港股稳定币概念股也持续获资金踊跃追捧。因宣布将价值5亿港元的实体资产进行合规代币化,7月10日,德林控股(01709.HK)最高涨超70%。
受访业内人士指出,港币稳定币发行一旦落地,能快速推动RWA代币化,前途不可限量。更有市场观点认为,RWA代币化是香港打开万亿级实体资产的大门。
风口上的RWA概念
虚拟资产表现依旧火热,加密货币及二级市场相关股票涨势惊人。
根据加密货币数据服务与分析公司Coin Metrics的数据,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下午4点前,加密货币“老大”比特币价格一度达到112052.24美元,超过了5月22日创下的111999美元的前高。
港股稳定币概念再受资金热捧。7月10日,德林控股最高涨超70%,截至收盘上涨18%,市值攀升至61亿港元。情绪高涨的触发点,是德林控股宣布将价值5亿港元的实体资产进行合规代币化。
德林控股公告称,计划将价值5亿港元的实体资产进行合规代币化。标的资产包括香港中环威灵顿街92号“德林大厦”的若干权益,以及其管理的三项基金的部分资产权益。此次的代币化项目将由区块链服务商Asseto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公司计划向香港证监会提交牌照升级申请。
近期有关RWA方面仍然消息频出,这也是相关概念股人气居高不下的原因。
近期,蚂蚁集团科技商业化的独立板块蚂蚁数科与协鑫能科(002015.SZ)在SNEC上海光伏展宣布成立蚂蚁鑫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结合前者AI、区块链技术与后者能源项目开发运营优势,打造“AI驱动的下一代新能源生态体系”,探索能源RWA等场景。
此外,HashKey Chain 6月27日宣布,广发证券(香港)作为首个于香港发行代币化证券的券商,发行首个每日可申赎代币化证券“GF Token”,高净值个人专业投资者及机构专业投资者均可参与认购、交易,标志着香港金融科技生态在RWA路径上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稳定币与RWA的“共生”
实际上,引起市场关注的RWA并不是新鲜事物,但其在国内市场属于新兴行业,不少投资者仍对这一概念感到陌生。
那么,RWA究竟是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RWA(Real World Assets)是英文“真实世界资产”的首字母缩写,就是将现实世界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代币化,进而在链上进行交易。其中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如房地产、充电桩、贵金属、大宗商品、信用票据、艺术品以及知识产权等。
据公开信息及记者了解,在RWA代币化方面,香港目前仅开放一级市场的认购与赎回,尚未开通二级市场的交易转让权限,个人获得代币后也无法提币至链上。
从发行产品来看,香港当前的RWA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其中,地产领域有类似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代币化产品,这类产品一般仅限专业投资者(需提供800万港币等值流动资产证明)参与认购与赎回;华夏基金(香港)、博时国际等机构则发行了货币基金代币化产品,这类公募产品链上化后可面向零售客户。
可以说,当前香港市场推出的RWA产品,其主要目标并非零售客户。同时,由于二级市场尚未开放、交易存在限制,对零售客户的吸引力相对有限。不过,随着监管探索的深入,这一情况有望逐步放开。
香港稳定币发行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RWA与稳定币又存在怎样的关联?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DX首席战略官、胜利证券生态合伙人陈辰对记者介绍,稳定币和RWA可以理解为链下的资金端与资产端分别映射到链上的形态:RWA是资产端的体现,稳定币则对应资金端,为RWA提供交易所需的资金和流动性。
“当链上有了大量资金(尤其是稳定币),且规模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后,市场就需要相应的链上资产,用于进行计息配置,或是根据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收益率进行差异化配置。”陈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投资者会将现实资产代币化(RWA)与传统资产证券化(ABS)进行比较,甚至将两者混淆。
“现实资产的认证及标准化是实现上链的首要前提”,陈辰解释称,现实资产上链可分为标准化资产与非标准化资产两类。其中,货币基金、债券、股票等标准化金融资产,本身已具备标准化份额,可直接上链,美股市场已存在此类RWA上链案例。
“而非标准化资产,如蚂蚁与相关方合作的新能源项目中,充电桩、换电站的收益权等,需先通过类似ABS的方式进行资产证券化,实现从非标到标准化的转化,之后再完成链上化。”陈辰说道。
半数稳定币份额将流入RWA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各地监管框架正加速成型。
据相关研报统计,截至2025年6月16日,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超240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超170倍,占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约7%。
波士顿咨询预测,2030年RWA市场规模将攀升至16万亿美元,稳定币30%-50%份额将会流入RWA资产。诸如蚂蚁数科的光伏资产通证化项目、美国RealT的房地产代币化案例,已展示出稳定币在连接虚拟与现实经济中的价值潜力。从房产到国债,从碳积分到葡萄园,万物皆可“上链”。
关于中国RWA的实践,根据中金公司研报,当前主要以“境内资产+联盟链+中国香港监管沙盒”的跨境RWA代币化模式开展。
2024年8月,中国香港金管局推出Ensemble沙盒计划,第一轮试验涵盖传统金融资产和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重点涉及四个主题:固定收益和投资基金、流动性管理、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贸易和供应链金融。
同时,中国香港Ensemble沙盒计划中的RWA代币化项目中,涉及境内资产的项目主要有三个:朗新集团新能源充电桩RWA、协鑫能科光伏电站RWA以及巡鹰出行的换电资产RWA。底层资产以新能源的未来收益权为主,蚂蚁数科均有参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香港的券商、财团已在参与RWA发行;内地企业,如部分央国企也已开展RWA发行,且业务集中在新能源领域。
不过,受国内政策监管影响,目前内地企业的RWA项目基本通过境外市场发行,中国境内居民也无法参与相关投资。
据陈辰介绍,内地企业RWA项目的发行主体一般为海外子公司,还有部分企业通过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模式,吸引海外资金投入境内资产,以此搭建外资投资架构。
此前,6月26日,香港财库局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简称《宣言2.0》),重申特区政府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创新中心,稳定币和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等应用场景成为了政策重点。
《宣言2.0》提出“LEAP”框架,重点包括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四个方面。在RWA方面,香港财库局认为,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市场工具代币化可提升香港市场的效率、可及性及潜在流动性。
在陈辰看来,我国在RWA领域的突破尝试,实质是助力中国资产及出海企业实现全球化融资。通过资产代币化,能更便捷高效地对接全球资金流动性。目前相关探索获政策支持,呈现自上而下的推进态势,具有积极的前瞻性。
从全球应用案例来看,稳定币合规化提速,RWA已从概念走向场景化实践。随着中国香港稳定币监管政策持续突破,稳定币、RWA等数字资产业态有望加速迎来蓬勃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