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莫迪即将赴华,特朗普关税让印度走近中国?印外长主动驳斥:跟中国缓和关系,与美国无关
创始人
2025-08-27 10:22:44
0

新闻报道的节奏这几天快得像换子弹。美国对印度商品50%的新关税倒计时已不足两天,莫迪却风风火火准备访华。就这当口,印度外长苏杰生突然在新德里开口,直言印度不会在压力下妥协,美国的关税也别想把印度推向中国。听上去咋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可别着急下结论,先把这堆新闻材料一拨拉,再来聊聊背后的真格博弈。

先说关税。美国这一轮对印度下狠手,表面理由是印度买俄油,但明眼人都懂,贸易战哪有那么多道德光环,归根结底就是钱袋子。美印贸易额一年将近900亿美元,往年印度对美出口能有个600多亿美元,这回关税直接翻倍,印度那点薄弱的制造业还真未必扛得住。印度不是中国,没有那么多“卡脖子”技术,也没法靠内需消化冲击。美方要的,就是让莫迪政府吃不了兜着走——要么低头,要么自断出口。

印度当然不乐意,被美国怼得颜面扫地,想找人说理都找不到。美国这几年拉拢印度,炒作“印太战略”,结果一转身就刀子见骨,连农产品都不放过。特朗普这思路简单粗暴——“美国优先”,谁都得给他送钱,哪怕是英国那样的铁杆盟友。更别说印度,地缘优势有是有,可真要站队,谁都知道印度这几年骑墙本事不小,东西方两头吃,谁给利益跟谁笑脸。

可莫迪政府真有那么硬气吗?看似“死磕到底”,但关起门来,印度的软肋就是制造业基础太薄。高关税一上来,出口市场说没就没,指望美国“回心转意”无异于等奇迹。印方外交团队这两年已经频频喊出“战略自主”,但说句实在话,印度的“自主”更多时候是嘴上的体面,真要让它做选择题,还是利益优先。

这时候莫迪访华的消息突然热了起来。有人说,印度要倒向中国,借此对冲美方压力。看表面,好像逻辑顺畅,毕竟印度和中国是全球人口一二号,市场、资源、供应链都有互补的空间。更别说这次王毅访印,两国一下谈了十条共识,直航啊、签证啊、经贸便利化、边境机制,清单列得明明白白。莫迪临时加码会见王毅,还被印媒夸是“打破外交惯例”。搁过去,印度哪有这么主动?

但别被表象糊弄了。苏杰生在论坛上说得很明白,印度和中国缓和关系,不是“被美国推着走”,更不是对美谈判的“投名状”。这话听着像辩解,其实是双重信号:一方面,不想被外界说成被美方逼着“倒向中国”,脸面上不能输;另一方面,也是给美方递交“战略报价单”——你要真不讲规矩,印度还有别的选择。

这套操作在印度外交体系里司空见惯。苏杰生说“中印关系发展不应看作对印美关系的即时反应”,表面是给自己“战略自主”做背书,实际上是在各方之间找平衡点。印度的算盘打得精,嘴上说“不是对手是伙伴”,实际处处提防中国。边境问题、技术合作、跨境水资源,印度都不敢轻易松口,但又不得不承认,当前局势下只有中国能在贸易、投资和安全议题上帮它“止损”。

再看细节。王毅这次访印,双方列出的“十项共识”里,最现实的不是口号,而是机制。边境东段、中段增设将军级会谈、划界专家小组,直航恢复、签证便利,水文信息共享,这些动作都带着“应急止痛片”的味道。说白了,印度最怕的就是边境起火、用水断流,内线消耗加外线牵制,莫迪政府不敢赌。美方这边一加税,外部资金、供应链都可能往外跑,印度必须给国内企业、外资一个“我们有后路”的信号。即便是虚晃一枪,也得让各方看到“稳”的姿态。

有人问,印度这回是不是“被美国逼到墙角,才转身找中国”?表面上看有道理,实际上印度一直想做“多边平台的优等生”。金砖、上合、G20,哪边有舞台就去站一站,多边信用多积几分,万一哪天西方真翻脸,至少还有路可走。偏偏特朗普这一轮操作太猛,印度的“平衡术”一下被推到台前。

这时再看美国任命新驻印大使戈尔,就更有意思了。戈尔什么来头?特朗普的“铁杆亲信”,年轻有为,掌管白宫人事大权,连马斯克都敢怼。把这样一位“自己人”扔到印度,特朗普的信号明摆着:要谈判,就跟我说话,别打太极。换句话说,印度在美国眼里已经不是盟友,而是利益谈判桌对面的“对手”。过去美国把印度当对华平衡的筹码,现在发现印度“两头吃”,干脆连筹码都不想给了,直接上关税,挑明利益。

再看印度的强硬。苏杰生画下红线,坚决不对美开放农业乳制品市场。这不是“讲情怀”,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印度农业人口庞大,技术又不如美国,真要让美农产品进来,印度农民和小制造业直接被打趴。印度撑到现在,靠的是国内市场和政策保护,真要全盘开放,经济根基都可能出问题。所以苏杰生敢在公开场合“叫板”美国,背后其实是没得选。

但这种强硬能撑多久?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旦落地,印度出口受阻,经济压力山大。即便是中印关系改善,想短时间内填补美印市场的巨大缺口,也不是一句“合作”就能实现的。中国市场虽大,但印度对外资、对高科技领域的警惕一直没减过。中企对投资印度心存疑虑,印度政府也没少折腾外资。短期内,中印贸易难以完全取代美印贸易地位。哪怕印度嘴上喊着“分散风险”,实际上还是在做“取舍题”。

再聊聊区域安全。边境摩擦、用水条约,这些老问题一个没少。王毅这次给印度承诺水文信息共享,算是打进了印度的“命门”,让莫迪团队稍微喘口气,但要说彻底化解焦虑,还早得很。这场博弈里,最有意思的其实还是印度这套“平衡术”。嘴上是“战略自主”,行动上是“分散风险”。对美国强硬,对中国示好,逢场作戏,谁都不敢彻底得罪。可问题是,外部形势一旦剧变,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很容易被各方识破——不是你选边站,而是被动被推着选边。

回过头来,莫迪访华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印度来说,是在美方压力下争取喘息空间;对中国,是区域稳定和多边议程的推进;对美国,则是看准印度外强中干,借关税敲打,逼着莫迪政府做出利益让步。每方都想捞好处,谁也不愿意吃亏。可在全球供应链和地缘政治高度交错的当下,谁也没把握彻底占便宜。

这局棋还远没走完。印度能不能撑住关税压力,能不能用中印关系改善为自己赢得时间,能不能守住“战略自主”的最后底线,没人敢给出答案。只知道,外交不是单口相声,更不是谁家独角戏。想要把局面玩顺,既要有筹码,也得有底气。莫迪政府现在最缺的,恰恰就是能让人信服的硬实力。嘴上可以逞强,但市场、技术、资本,是要用真金白银去撑的。最后送给印度一句话: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棋盘,谁都想当玩家,但没硬实力,终究只能做筹码。特朗普的关税只是敲门砖,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相关内容

【妇产动态】首都医科大学附...
为切实做好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11月5日下午,科...
2025-11-12 23:01:01
大基金三期旗下基金等入股拓...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拓荆键科(海宁)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发生工...
2025-11-12 23:00:14
原创 ...
美在台协会突然约谈国民党主席郑丽文,赖清德天价防务预算暗藏什么玄机...
2025-11-12 22:59:37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
格隆汇11月12日|创新药板块迎来上涨,百济神州涨超7%,三生制药...
2025-11-12 22:58:06
铜牛信息:含章基金、财东基...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12日铜牛信息(300895)发布公...
2025-11-12 22:31:09
湖南白银(002716)披...
截至2025年11月12日收盘,湖南白银(002716)报收于6....
2025-11-12 22:31:06
沪金、沪银等期货:11 月...
11月12日|沪金涨0.12%,沪银涨1.32%,沪铜涨0.43%...
2025-11-12 22:30:41
盛屯矿业最新公告:拟14....
盛屯矿业(600711.SH)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宏盛...
2025-11-12 22:30:19

热门资讯

盛屯矿业最新公告:拟14.23... 盛屯矿业(600711.SH)公告称,公司拟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宏盛国际资源有限公司新设全资下属公司盛...
比特币处于四年周期“秋季” 跌... 【11月12日摩根士丹利策略师称比特币处“秋季”,建议投资者获利】11月12日,摩根士丹利投资策略师...
布局中证A500指数基金的公司... 人民财讯11月12日电,11月12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鑫元基金上报中证A500指数基金。根据证券时...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将与港交所共... 在香港金管局、香港交易所及迅清结算控股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上,香港金管局总裁及迅清结算控股董事会主席余...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CMU托管的... 11月12日,在香港金管局、香港交易所及迅清结算控股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上,香港金管局总裁及迅清结算控...
ETF主力榜 | 公司债ETF... 2025年11月12日,公司债ETF易方达(511110.SH)收涨0.02%,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
“三年大考”来临,发起式基金命... 三季度的规模数据,再度给部分发起式基金的存续“命运”敲响了警钟。 此前低点成立的部分基金凭借优秀的业...
给衣服上锁,商家出大招? “最近几年,每年的退货率都在飙升。” 今年“双11”前,女装服饰商家谢如给《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详细...
四川黄金:北京金阳解除310万... 11月12日,四川黄金(001337)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北京金阳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
广发证券(01776.HK)2... 广发证券(01776.HK)公布,由公司发行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