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猛击乌军防线,顿涅茨克局势紧张
目前,俄乌冲突前线交战最为激烈的地方当属顿涅茨克地区,俄军在这一地区整体处于攻势,而乌军则在主要接触线上处于防御状态。
俄军对顿涅茨克州的乌军防线发动了猛烈攻击,其中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双子城是重要的目标。俄罗斯空天军和无人机部队展开了一夜突袭,场面十分震撼。俄军使用FAB滑翔制导炸弹、天狼星远程巡飞弹等多种武器,对乌军独立第156旅指挥部进行了密集打击,至少有40次命中。可以想象,那一夜对于乌军第156旅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炸弹如雨点般落下,指挥部瞬间被硝烟和火光笼罩,乌军士兵们可能还没来得及做出有效的反应,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灾难之中。
不仅如此,苏梅州科诺托普也遭到了俄军的空袭,10架天竺葵 - 2远程爆炸无人机呼啸而至,对乌军第92突击旅驻地展开了攻击。无人机的嗡嗡声和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乌军第92突击旅的士兵们只能在慌乱中寻找掩护,他们的驻地也在这一轮攻击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红军城等地战斗激烈,卢比孔无人机支队显威
在顿涅茨克州中部的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以及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战斗也在激烈进行着。
红军城是乌克兰的煤炭工业中心,也是乌军重要的后勤枢纽,有多条铁路和公路经过这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俄军不断推进,已经对红军城构成了半包围态势。双方围绕红军城的战斗异常激烈,俄军小分队曾一度渗透至红军城市内火车站等地,虽然乌军在8月17日宣布已成功清除波克罗夫斯克内的俄军小分队,但双方的战斗仍在继续。
在整个前线,乌军还面临着俄军卢比孔无人机支队的强大压力。卢比孔无人机支队是俄罗斯最精锐的无人机部队,拥有6000名精心挑选的无人机高手。他们使用搭载15公里光纤线的重型无人机,能够精准打击远距离的乌军目标。这些无人机就像一个个幽灵,在乌军阵地上空盘旋,寻找着合适的目标。一旦发现乌军的重武器和车辆,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发动攻击。
卢比孔无人机支队主要打击城区两翼的乌军重武器和车辆,这一战术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一旦切断乌军的补给线路和打掉他们的重武器,乌军的防御能力就会大大减弱。想象一下,乌军士兵们在前线奋勇抵抗,却发现自己的重武器被俄军无人机摧毁,补给也送不上来,他们的心里会是多么的绝望。而俄军则凭借着卢比孔无人机支队的出色表现,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优势。
乌军指挥部被重创,战场形势对乌极为不利
俄军的一系列打击行动,给乌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乌军指挥部的被重创,让乌军的作战指挥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就像之前提到的,乌军独立第156旅指挥部遭到了俄军至少40次命中的密集打击,这意味着该旅的指挥体系很可能已经陷入了混乱。指挥部是一支军队的大脑,大脑一旦受损,整个军队的行动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乌军士兵们可能会失去明确的作战指令,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俄军的进攻,只能各自为战,这样的局面对于乌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而在之前的8月初,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诺沃谢洛夫卡的第128独立山突击旅指挥所也遭到了俄军重型航空炸弹的精准打击,现场火光冲天。权威军事媒体Military Balance证实,这次袭击造成包括乌克兰高级军官和北约军事顾问在内的30余人伤亡,乌军的指挥链条几乎瞬间断裂。可以说,俄军对乌军指挥部的打击是一种系统性的“斩首行动”,他们就是要通过摧毁乌军的指挥中枢,来降低自己地面推进的阻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军的这一战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防御态势越来越严峻,他们的防线在俄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出现松动。而西方提供给乌军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在俄军的精准打击面前,也未能有效地阻止俄方的突袭。乌军现在面临着弹药、食品、医疗物资等短缺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补给线路被俄军切断了。国际运输协会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乌克兰前线平均每日弹药消耗高达7000发,而在补给线断裂后,弹药储备仅能维持10天。在这种情况下,乌军的战斗力正在不断下降,他们在战场上的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不利。
总之,在俄乌冲突中,乌军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顽强性,但俄军的打击更加凶狠。俄军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对乌军指挥部和补给线路的打击,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而乌军则需要想办法应对俄军的攻击,恢复自己的作战能力和补给系统,否则他们在顿涅茨克地区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关注双方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