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操作轨迹来看,中央汇金整体持仓稳健,而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则大举进攻,强势增持宽基、中小盘及科创类ETF,中国国新侧重于央企主题产品。万亿级持仓背后,华泰柏瑞、易方达等头部沪深300ETF成绝对主力。 ]
随着公募基金中报的披露,“国家队”调仓路径和持仓全貌清晰浮现。截至6月底,中央汇金等合计持有26只ETF,总市值达1.28万亿元,年内增幅超两成。
从操作轨迹来看,中央汇金整体持仓稳健,而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则大举进攻,强势增持宽基、中小盘及科创类ETF,中国国新侧重于央企主题产品。万亿级持仓背后,华泰柏瑞、易方达等头部沪深300ETF成绝对主力。
此外,“国家队”资产配置更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医药、芯片、白酒等行业赛道。同时,险资等长线资金积极布局、外资持续增配,加上市场赚钱效应带动,ETF市场仅用4个月就突破第五个万亿元关口。
上半年,A股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中央汇金、中国国新等“国家队”相继出手,增持包括ETF在内的中国股票资产,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央汇金仍持有21只ETF产品,合计持有份额达1971.2亿份,整体未出现明显增减。唯一的份额变动出现在易方达上证50ETF,其持有份额减少了9279.2万份,但这一调整并非主动减持,而是缘于该产品在3月发生基金份额合并(比例约为0.497)。
相较而言,中央汇金全资控股的中央汇金资产表现出明显的加仓动向,其持有15只ETF,上半年合计加仓658.86亿份至1785.14亿份,较去年底增加了58.5%;平均持仓比例从25.94%增至36.45%。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中央汇金资产共加仓了12只基金产品,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被加仓最多,达到112.37亿份;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加仓规模均超过80亿份,分别为95.45亿份、89.31亿份、81.83亿份。
此外,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宽基产品,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富国中证1000ETF等中小盘风格产品,还有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科创成长类品种,也获得其8.6亿份至56.57亿份不等的增持。
中国国新旗下国新投资则将增持重点放在央企主题ETF上,上半年分别增持1.33亿份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以及2390.9万份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而南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则减少890.58万份,整体净增持1.48亿份,上半年合计持有份额达到12.76亿份。
受益于上半年ETF持有份额增加及市场赚钱效应回暖带动的净值提升,“国家队”机构持有ETF的总市值实现显著增长。据第一财经统计,三家机构合计共持有基金份额3769.11亿份,年内增加659.41亿份;对应基金市值达到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363.6亿元,增幅均超过两成。
从重仓品种来看,“国家队”持仓覆盖26只ETF,其中11只持有份额超过百亿份,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产品分别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2929.05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2177.07亿元)、华夏沪深300ETF(1723.53亿元)、华夏上证50ETF(1368.37亿元)、嘉实沪深300ETF(1459.59亿元),这5只产品成为“国家队”ETF持仓的核心“蓄水池”,合计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三。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队”的资产配置版图远不止于此。第一财经梳理数据发现,中央汇金资产与易方达、华夏基金合作设立的两个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方向更偏向于行业主题产品。
数据显示,上述两个资管计划共持有28只基金产品,上半年合计持仓份额达78.97亿份,较去年底增加8634.16万份,对应持有基金市值则达到98.28亿元。
从具体持仓来看,这两个资管计划上半年主要增持了医药、宽基、酒、军工、芯片等方向的行业ETF。其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区间增持数量超过5.36亿份,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鹏华中证酒ETF同期增持数量也超过1亿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