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以来,特朗普就频频把关税当作谈判的主要工具。起初,他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紧接着又在原本已经存在的对华关税基础上,再追加了10%。很快人们就发现,这只是特朗普的开端。此后,他不断把关税作为筹码施压中国,希望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让步。面对中国的反制措施,特朗普情绪激动,几次不断提高关税,甚至使得中美之间的关税综合税率一度超过100%。经过多轮谈判和磋商,双方才勉强同意暂缓执行部分高额关税。但最近,特朗普又抛出惊人言论,这次不是几十个百分点,也不是先前一度达到145%的高关税,而是直接扬言可能加到200%。
众所周知,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总是把利益摆在第一位。他的关税政策往往不是单纯为了惩罚对方,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这次他明确释放信号:如果中国不能满足美国提出的条件,那么美国将会把对华关税提升至200%。这样的表态更像是一种谈判手段。
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与刚刚上任不久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会晤。在记者会上,当被问及中美贸易争端时,特朗普突然提到中国必须继续向美国出口稀土磁体,否则美国将会对中国商品征收“200%或类似水平”的关税。他一方面强调自己“十分不愿意”采取如此极端的措施,另一方面又表示,如果不得已,美国将不得不动用关税这张牌。他甚至直言,如果加征100%、200%的关税,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完全中断,但他仍反复强调“不想走到这一步”。然而,熟悉特朗普的人都知道,他口中的“不想”往往只是外交辞令。
虽然特朗普声称中国稀土只对美国“有一定制约”,但他不得不承认稀土磁体在美国关键产业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波音飞机和高端制造业都高度依赖这些材料。为了凸显美国的主动权,他甚至声称,如果不是自己放行零部件,中国可能有200多架飞机无法投入使用。但实际上,这番话更多是策略性的夸大。事实是,在稀土领域,中国掌握着真正的主导权。特朗普随后也承认,他正密切关注稀土供应问题,并把它视为影响美国制造业和国防安全的关键因素。
那么,稀土磁体为何成为焦点?原因并不复杂。中国在稀土产业上的领先优势十分明显。全球七成以上的稀土原料供应来自中国,而在精炼和加工环节,中国更是占据了约90%的能力。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高端电子、半导体、风力发电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说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美国在这方面的依赖,使得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了一张极具威慑力的牌。
在特朗普挑起关税战后,中国不得不动用稀土牌,直接冲击了美国的汽车产业。福特公司CEO吉姆·法利就直言,如今几乎每天都在为维持工厂运转而苦苦挣扎。多家工厂因为缺少稀土磁铁而被迫停工,美国汽车协会甚至警告,如果供应继续受限,汽车装配线可能在数周内全面停摆。除了汽车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和其他高端制造业也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他们尝试推动格陵兰稀土项目与美国本土合作,并为国内稀土矿企提供资金支持和价格保障。特朗普甚至计划动用《芯片法案》中的20亿美元投入稀土领域,虽然官方说法是“重新分配预算”。这些举措都显示出美国急于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但短期内仍难以奏效。
因此,特朗普放话要征收200%关税更多像是一种谈判姿态,而非真正会落实的政策。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一表态凸显了稀土问题是美国的痛点。即便真的征收200%关税,最终承受更大痛苦的仍是美国自身。此前关税战的经历已经证明,当中国对稀土出口设限,美国的制造业首先陷入困境,消费者也要面对价格飙升和供应短缺。
总结来看,特朗普高喊200%关税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敢走到这一步。更多是想借此迫使中国在稀土供应上做出让步。然而现实是,如果关税战继续升级,美国比中国更难以承受后果,因此这张所谓的“200%关税牌”,更像是一种虚张声势的筹码。
(全文约11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