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青网消息,近期,美国上诉法院最近做出一个裁决,让特朗普的全球关税政策可能无法继续。
具体是这样的: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认为,之前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全球加征的关税,大部分是不合法的。
法院也给了一段时间,允许这些关税继续到10月14日,这样特朗普政府还可以向最高法院上诉。
特朗普当然不同意,他马上批评这个判决是“错误的”。他说,如果取消这些关税,美国就会遇到“灾难”。
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也站在特朗普这一边。他直接说,如果最高法院维持这个判决,财政部就要退回很多关税,结果会很糟糕——他用“灾难性的”来形容。
那么,这件事到底有多严重?
我们可以看一下之前的情况。特朗普政府当时没有通过国会,而是用了《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这个工具,通过总统命令对全球加税。
他们说这是为了保护美国经济,但实际上,这既影响了盟友,也针对了中国。在法院说,这个法律并没有允许特朗普这样做,所以加税是不合法的。
其实之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也说过,贸易权力应该属于国会,特朗普政府超出了自己的权力。这次上诉之后,结果还是一样。
但有一点,钢铝和汽车关税这次没有被取消,因为它们用的是其他法律。很多人关心:如果特朗普最终输了,美国政府真的要退钱吗?贝森特说的“灾难性”并不是随便说的。美国这几年通过加税得到了一些收入,但这些钱其实是从企业和消费者那里来的。
如果现在要退回去,不仅会损失钱,整个关税政策也会乱掉。之前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达成的协议,可能都会没用,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同时,这还会带来通胀、企业压力加大、农产品出口减少等问题,这些后果都要美国自己承担。
更麻烦的是,特朗普经常说的“美国优先”策略,其实效果并不好。
例如,美国制造业在一些关键领域对中国依赖度达到93%;大豆出口下降了88%,库存积压到4200万吨——结果让巴西、阿根廷拿到了中国的订单。
美国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在今年3月甚至变成了零。变化发生得非常快。
现在法院要求退关税,这会让美国的盟友看笑话。其实很多盟友已经对美国的做法不满了。
拜登政府想要联合其他国家,推出印太战略、芯片联盟等,但美国自己其实也有问题,比如财政赤字高、产业空心化。
特朗普的做法虽然短期内有一些好处,但长期来看,让美国和盟友的关系变差了。美国的国际形象正在下降,连自己国家的智库都注意到了。
另外,拜登时期的官员库尔特·坎贝尔和杜如松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说出了一个事实:美国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中国在经济、制造、科技、军事等多个方面都已经超过美国。
如果美国单独行动,根本无法和中国竞争。坎贝尔还提到历史例子,说希特勒当年害怕美国的工业能力,日本的山本五十六也承认美国工业会超过日本。
但现在,中国有了这种优势——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0倍,制造业规模是美国的近两倍,重要领域的专利和论文数量也更多。
美国现在只能依靠盟友一起来应对中国。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的盟友体系不行了,美国自己无法和中国竞争。
还有一件事,特朗普政府最近还对印度加征了高关税。美国花了三十年想拉拢印度,但现在一加税,印度总理莫迪就去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变得更好了。
特朗普的做法,反而帮了中国。盟友关系不是靠施加压力就能维持的,需要共同利益和合作,但美国现在给不了这些。
美国国债很高,拜登还在对外援助上花钱,盟友的承诺可能无法兑现,特朗普政府的信誉也在下降。
连坎贝尔都警告,如果特朗普继续这样做,美国只会更孤立,未来可能由中国主导世界。
再看中国,其实不需要做什么。美国总是宣传“中国威胁”,但中国在俄乌、巴以、印巴等冲突中坚持不结盟、不对抗,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美国说的“麻烦制造者”。
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明白,中国的强大对他们也是机会。美国媒体和政客一边说“中国威胁”,一边也知道,如果没有中国的订单,他们的大豆、能源、制造业都会有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美国一些政客还想着“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把中美关系看成一场生死比赛。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这样做都是错的。继续加税、打压盟友、打贸易战,只会让美国问题更大。只有回到合作共赢的路上,才是正确的选择。中国这边很稳定,等着美国自己做出调整。如果美国不改变,它失去的可能不只是关税,还有以前的全球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