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炮一响,美国落后了,日本领先了?中国却还在继续发展反舰导弹?这是美媒在最新的评论文章中的内容。
美国曾要自诩在军事技术领域领先全球,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仅被中国全面超越,在部分领域可能被其他国家超越。美国媒体《军事观察》在2025年9月12日的报道中,承认日本在电磁炮领域已领先美国。
日本在电磁炮领域超越美国?(美媒报道截图)
日本研发的舰载电磁炮已经在测试中摧毁了首个目标,这是日本刚发布的消息,确认在2025年6月和7月,在“飞鸟”号测试舰上进行了电磁炮试射。中国与日本被美国媒体视为,电磁炮领域的领先国家,中国早在2018年就被曝光在一艘登陆舰上安装了电磁炮。
日本电磁炮开火,在对海目标打击中命中
美国也测试过电磁炮,但是仅仅是陆基试验
美国在研发电磁炮方面早已陷入停滞。早在2014年时,美国制定电磁炮上舰试射计划,预定在2017年进行海上测试,但是研发过程中遇到困难,引发计划最终取消,2020年之后,基本停止相关研发工作。目前,美国没有上舰测试的计划。
如今日本在电磁炮技术取得了突破,美国媒体有点兴奋了,只因美日关系亲密,日本研发的先进技术可以“无阻碍地转让给美国公司”,现在的消息等于宣告美国可以分享日本电磁炮技术了,对美国自身的技术发展有利。
电磁炮利用电磁力通过滑动电枢发射高速射弹,方法是沿着一对导电轨道加速。主要优点,炮弹的初速极快,日本报告称,其电磁炮原型的炮口速度超过2,500米/秒,超过现代坦克炮的炮口速度。由于速度快,电磁炮的炮弹仅依靠动能撞击产生的动能就可以摧毁目标。
日本在对海测试中首次使用了电磁炮
作为靶标的船只
日本对电磁炮技术研发起步时间早,在21世纪10年代中期以来,加大对电磁炮的研发 ,在2025年4月,在“飞鸟”号测试舰上安装了舰载电磁炮的原型,如今正式确认试验取得了成果。同时,日本计划在下一代驱逐舰上正式安装电磁炮,现役的摩耶级驱逐舰也可能换装电磁炮。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也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中国最早将电磁炮安装到军舰上,但是一直没有公布有关海上实弹射击的情况,也没有实际在现役舰艇上安装电磁炮。在反舰作战方面,中国海军依然靠反舰导弹,即便在93阅兵式,展示了激光武器系统,微波武器系统,但是没有电磁炮。美媒称:“这似乎证明中国在电磁炮研发方面遇上很大的问题,或者,不重视这一技术。”
电磁炮上舰测试?我们早就做过了
现在美国媒体大谈日本在电磁炮领域的成就,强调电磁炮会改变海战游戏规则,更那么真的能改变海战游戏规则?从理想状态上说,电磁炮有许多优势,其中之一,高初速,不仅有利于提升炮弹的射程,也有利于提高拦截能力,尤其是高超音速目标。由于电磁炮发射依赖于电能,而不是火药,可以令弹药显得更简单,可能增加弹药数量。
如今的问题是电磁炮技术尚不成熟,刚从试验室走向靶场,走向实战尚有距离。尤其是几个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
首先是炮管寿命问题,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没有进行电磁炮连发测试,其实也证明了炮管冷却和寿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攻克。另外还有一个是能源问题,现有电磁炮如果要具备实战能力,显然蓄能模组要支持能够连射,现在都没有进行这项测试,更无法保证现有供能体系能够支持。其三,电磁炮还有适应性的问题,电磁炮的核心还是传统的弹道武器的升级,如何确保在大洋上的命中率和适应性,这些也都没有经受过考验。
日本这也是测试,距离实战仍有距离
中国开始电磁炮研究的时间相当早,西方媒体估计,最晚为20世纪80年代起步,实际可能更早,在2018年就开始电磁炮上舰,比日本早了7年,但是没有将其投入使用,显然不是研究遇上难关,而是意识到其到目前还不成熟。
现代反舰作战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反舰导弹的射程已从早期的40公里,提到200公里以上,新一代反舰导弹已把300公里列为入门级别,500公里也不算远,现代反舰弹道导弹可以实现上千公里的射程。目前的电磁炮只能说解决有与无的问题,还达不到成熟,以目前的技术电磁炮只能打到100公里以内的目标,射程超过200公里已经是很高的水平。相较于目前的反舰导弹,电磁炮的优势显然达不到决定性的水平。
我们着眼的区域拒止,导弹更为实用
美国媒体也承认,未来的海战中,双方可能100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开火,电磁炮显然达不到这一射程,反舰导弹依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因此,中国没有急于将电磁炮投入使用,继续发展新一代的反舰导弹,完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们继续研发新一代的反舰导弹,更多的还是从我们战略使用角度出发
当然了,电磁炮代表的是新一代的技术,目前各国都在积极地研发,主要军工研发强国都进行电磁炮的研究,只是进度有所不同,中国研发进度相当快,只是过于低调,不大肆进行宣传。美国本来处于领先地位,可惜自废武功,从领先到落后,如今竟期待日本的技术转让,不得不让人惊叹,美国真的不复昔日的雄风。
上一篇:为什么熬夜之后,身体会滂臭?
下一篇:关注孕期营养 孕育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