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据观察者网报道,特朗普近日在和欧洲领导人的通话里抛出了一个重磅要求 —— 让欧盟对中国、印度这些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加征100%的“二级关税”,还保证“欧盟先动,美国随后就上”。
可就在他说这番话不久前,有个细节特别耐人寻味,那就是葡萄牙总理刚刚对中国进行了访问。
一边是美国逼着盟友对华“下狠手”,一边是盟友忙着跟中国做生意,这对比简直不要太讽刺。
问题是,特朗普这出“让盟友冲锋陷阵” 的戏码,能成吗?他是真忘了之前的教训,还是压根就把盟友当成可以随便牺牲的棋子?
首先,要求欧盟对中印等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加征关税,完全就是美国的忽悠。
毕竟这种双标操作,美国之前干得还少吗?
特朗普跟欧盟许“随后就上”的承诺,可等欧盟真付出代价了,美国会不会拿“国内经济压力”当借口反悔?
美国算盘打得噼啪响,显然就是把欧盟当成了傻子。
而且特朗普好像故意忘了一件事:跟中国搞关税对抗,美国自己吃的亏还少吗?
近几个月的例子就摆在那,美国不还是被迫选择跟中国进行贸易休战。
这些刚过去的教训,特朗普能不知道?
可他还是要让欧盟先上 —— 说白了,就是想让欧盟替美国扛下对华贸易战的代价。
当然,欧盟那些政客就算再傻,肯定也不会真的在这个问题上犯浑,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以欧盟目前的经济状态,他们可没有能力跟中国、印度打一场关税战,目前他们求中国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敢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想想2022年那波能源危机,欧洲跟着美国对俄制裁,结果天然气价格飙上天,工业成本涨得离谱,通胀率一度飙升,多少企业差点撑不下去?
现在要是再因为对华关税搞贸易战,欧盟对华出口份额肯定受重创,更别说中国反制会连累欧洲就业市场。
西班牙猪肉行业多少出口靠中国?多少欧洲企业的大部分营收来自中国? —— 这些数据就摆在那,欧盟真敢赌吗?
更关键的是,欧盟内部早就不是一条心了。
欧盟决策得 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就这种分歧,特朗普想逼欧盟点头?难如登天。
当然,特朗普为啥偏偏这时候提关税?
稍微琢磨下就明白,美国中期选举将至,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正盯着制造业州的选票。
搞 “对华强硬” 姿态,既能拉拢保守派选民,又能把国内经济矛盾往外引。
不信看他表态,每次提“第二阶段制裁”,具体内容从来模棱两可,说白了就是“选举话术”,先把声势造起来再说。
这也是美国在对华谈判里的老手段 —— 逼着欧盟先上,既能试探中国反制底线,等中美谈判时还能拿“协调盟友立场”当借口要好处。
可这种策略现在早就不管用了。
就说英国,脱欧后根本不怎么买美国账,去年开始就频繁跟中国搞经贸合作,英国新任商业和贸易大臣好像直接带100家企业访华,明摆着抢商机。
中国现在是英国重要出口市场,哪是美国几句政治口号能让英国放弃的?
毫无疑问,美国的联盟体系早就有裂缝了。
之前,G7相关会议就因美方提出加征关税而冷场,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之,中国立场一直很清楚:中俄能源合作是正常市场行为,不会因为外部的压力而动摇,谁若是想要通过关税,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
那么中国绝不会听之任之,必然会坚决抗争到底。
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都需要好好想一想,如果中国真的帮助俄罗斯,乌克兰局势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规模摆在那,反制能精准打在对方痛处。
毋庸置疑,中国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而且做好了充分的反制准备,那些想逼中国让步的人,好好想想,他们能够承担了中国怒火的代价吗?
历史总在重复,但不会简单复制。
特朗普的关税讹诈或许能暂时制造紧张,却改变不了全球化深度融合的现实。
欧盟不会忘2022年能源危机的苦,更清楚跟中国对抗的经济代价;
美国想靠算计盟友维持霸权,最后只会让更多盟友清醒过来。
毕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合作才是正道 —— 可惜,美国好像总也学不会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