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旬,一段本该在近十五年前就公开的官方资料,终于呈现在大众眼前。画面里,歼-20首次以“野兽模式”外挂多枚空空导弹,那场面着实震撼,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可以说,理论上的16枚的载弹量就把军事圈的“嘴”都给“啪啪”打了个哑巴——一架隐身战机居然主动放弃了自己的隐身的先天之长,直接就像开着一辆隐身的跑车去拉一大堆的砖头似的,但仔细地琢磨了一下,却又把我们想到了中国空军装备的迭代大棋局。
由衷的不服其智的歼-20就连最为简单的螺丝的摆放都得由专人严密的计较,才能将其雷达的反射截面(RCS)压的能够达到0.1以下的极低的值。
可谓将一款原本的高空高海面隐身战机彻底的变成一款地面上的"地面炮台"!其隐身的性能直接掉了一个数量级,伴随歼-20的不断升级,原本的“顶尖地位”也开始让出了升级版的歼-20A的位置,令人不得不对其前景的发展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与苏-30MKK的“空战主力转海战”的转型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空军最顶尖的那一批装备的“用人”问题,其最厉害的装备永远只留给最关键的任务,永远不为其它的普通的作战任务所用。
刚刚亮相的歼-20A就被军迷们称之为“黑武士”,其一身的先进的碳纳米管复合的隐身涂层不仅能对常规的雷达波的吸收,还能对更宽的的雷达波的吸收,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其在雷达的隐身度,而其机背的加高成流线型的设计更使得其前后的飞行阻力都少了10%。
其配的涡扇-15“峨眉”发动机使其超音速的巡航和机动性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升级,同时配的也更加先进的雷达和航电设备也使其所能的探测的距离和对干扰的抗能力都大大地飙升了,显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升级了,而是明显的将“五代半”的标准都给拿了出来。
其更为绝的还就属双座版的歼-20S了,它全球独一份的五代双座机,也正是为未来我们的空中突击队的首飞提供了最为可靠的“飞机”!
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它的作用也远远不仅仅只是一个教练机的身份,它更像一名高超的“空中指挥官”,带领着一群高效的无人机群深入到预警机都达不到的危险的空域中去,实时地对敌方的动向和机动作出高超的指挥。
不过美军的F-35的Block4的升级也在酝酿着将其与AI的指挥相结合,但可惜这个项目的推进也似乎遇到了不少的阻碍至今都还没能实现,何不我们就直接将其与真人的双人组合的战术来落地呢,也能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战术的可执行性啊!
中国空军这么折腾,底气来自体系对抗的成熟。东海那次歼-20和F-35的“隐身对决”,美军私下夸过中方指挥控制能力。歼-20平时用“轮换警戒”模式值班,维护工时只有F-35的60%,却能做到24小时战备响应。如今歼-16负责日常拦截,歼-20专盯高端威胁,梯次分工精打细算。
俄乌冲突的教训也让中国空军清醒,苏-25低空打火箭弹成了防空导弹的活靶子,咱们的歼-20坚决不走老路,专注超视距打击,去年演习中,歼-20在远程导弹配合下一次干掉三架模拟敌机,这才是五代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2010年羡慕F-22A,到如今全球首个把五代机当“二流装备”用的国家,中国空军十五年走了别人三十年的路。歼-20的转型背后,是体系化作战的野心——未来空战不再是单机搏斗,而是隐身战机、无人机、预警机编织的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