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军队虽然意志坚定,但武器装备相对落后;而美国军队则被认为装备先进,但其士气较为薄弱。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军力的不断增强,这一传统观念正逐渐被打破。
9月26日,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军队的技术不断进步,但这也可能导致中国军人过于依赖装备。如果这些装备在战场上失效,拥有更强意志力的美军将能够战胜中国军队。

就在德里斯科尔发表这一言论后的两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美军全球将领会议上也自信满满地表示,美军的顽强意志可以确保在任何恶劣环境下,包括黑夜和恶劣天气中,通过白刃战和肉搏战来获得胜利,战胜对手。

然而,尽管美军开始幻想依靠意志力战胜中国军队,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10月29日,美国智库学者奥布莱恩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指出,现代战争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单纯的个人勇气或意志力,而是依赖于军事工业的力量和军事科技的进步。他认为,单纯依靠意志力的时代已经过去,美国的幻想将会让他们在未来可能与中国的战争中败下阵来。

奥布莱恩分析道,从俄乌战争中可以看出,未来的战争将不再依赖单兵作战和英勇的意志,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经济手段打击对方,是否能在工业生产上满足前线的需求,并通过不对称打击消耗对方的军事潜力。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已经在军事技术方面赶超了美国,军工产能也超过了美国,此外,中国还拥有大量高素质且组织性强的后备兵员,资源丰富。相比之下,美国的钢铁产量较少,资源供应也相对紧张,需要重新发展其军工业。

美国从过去炫耀军事技术的优势,到现在不得不重新强调战斗意志,这一态度的转变,既是特朗普政府在政治上的需要,也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具体体现。
对于美国来说,随着产业的逐步“脱实向虚”,制造业的空心化导致了军工产能的下降,而要扭转这一趋势,绝非一届或两届政府可以轻松解决的。因此,特朗普政府将问题归咎于民主党,并通过强调战斗意志来转移民众对军工产能下滑的关注和矛盾。

事实上,即使美军增强战斗意志,也很难与中国军队相比。因为解放军是为保卫祖国而战的人民军队,而美军则是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军队,通常参与的是侵略性军事行动。此外,由于党派斗争带来的意识形态混乱以及军饷迟迟未能及时发放,美军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这些都制约了美军战斗信念的建立。
作为人民军队,中国军队始终坚持不主动发起战争,只有在利益受到侵犯时,才会进行自卫反击。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美军还是其他国家的军队,他们的战斗意志都无法与保卫国家、捍卫家园的中国军队相比。我们已经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期待美军也能拥有同样坚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