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克罗夫斯克,信息十分混乱和复杂,以至于我处理起来感到很吃力,综合各路消息,简单说一下。
利用大雾等恶劣天气,再加上不计损失,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渗透一直在继续,甚至开着摩托车和皮卡车渗透,现在,波克罗夫斯克城区的俄军步兵已经超过了300人,很可能更多,这些俄军步兵努力避免与执行清剿任务的乌军交战,努力隐蔽起来等待更多援兵进入,准备在集结到足够兵力后再发起大规模进攻。

渗透的俄军步兵试图建立起阵地,但看起来并未成功,一旦被乌军发现就会立刻遭到火力攻击,不过,这些俄军步兵依然给乌军乃至波克罗夫斯克的残余市民构成了很大威胁,包括但不限于伏击、布雷等,尤其是无人机飞手,操作无人机到处攻击乌军和市民,甚至引导俄军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火力进行破坏,也因此成为乌军的主要打击目标。
同时,波克罗夫斯克附近的米尔诺赫拉德和罗丁斯克也遭到俄军猛攻,DeepState的最新标记甚至显示俄军已进入这两个城镇,可以确定的是,俄军几乎已经将这两个城镇包围,乌军不管是在城镇内的活动还是后勤补给,都面临巨大困难。
为了缓解波克罗夫斯克的压力,乌军总司令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发起了一次大规模反击,乌军发布的无人机拍摄视频显示俄军损失惨重,被包围的俄军士气低落,在安装有扬声器的乌军无人机引导下,有数十名俄军跟随乌军无人机前往乌军阵地投降。




为了救援多布罗皮利亚,俄军从波克罗夫斯克和米尔诺赫拉德调动部队,但包括装甲车辆在内的俄军纵队陷入了秋季的泥泞道路动弹不得,被乌军使用“海马斯”火箭炮和FPV无人机等摧毁。
俄乌两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战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布罗皮利亚,如果乌军能率先解决掉这里的被围俄军,那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攻势很可能将以失败告终,反之,如果乌军没有达到目的,则只能被迫撤退,多布罗皮利亚的被围俄军自动解围,并继续发起进攻。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当波克罗夫斯克以及附近的米尔诺赫拉德告急的时候,乌军不仅没有将多布罗皮利亚的“亚速”军团调走,反而继续向这里增加兵力和资源;而从反面来说,就是俄军成功利用多布罗皮利亚牵制住了乌军精锐的“亚速”军团,悄悄占领了波克罗夫斯克南部,没有让“亚速”军团参与到波克罗夫斯克防御战中。

俄乌两军形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特殊局面,关键就看谁能先达到目的了。
目前,波克罗夫斯克的战斗极为激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白热化,泽连斯基称乌军3天内击退了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超过220次攻击,其中,俄军在11月5日就发动了100次突击行动,这是今年自5月以来俄军进攻次数最多的一天,在整个2025年,俄军仅有两次超过了这一水平:3月曾一天进攻113次,4月曾一天进攻115次。

波克罗夫斯克战前只有6万人口,这座小城的规模在整个乌克兰排名第76位,但现在,却成了这场战争的焦点,按照泽连斯基此前的说法,俄军在整个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中了17万人,“战争研究所”则表示克里姆林宫正不断加码,消耗兵力,俄军第2、第41和第51集团军的大部分兵力都被投入到了这个狭小区域,“这表明俄罗斯为夺取这个地区会不惜一切代价。”

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损失甚至让一些俄罗斯宣传员都感到震惊,斯特列科夫的老战友卡拉什尼科夫,称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损失等同于2023年的巴赫穆特大战,甚至损失更高,与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波兰的损失大致相当。
卡拉什尼科夫指责克里姆林宫向俄罗斯人民隐瞒了一场真正的军事灾难,并认为俄罗斯可能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俄军不计代价的猛烈进攻让一些西方媒体感到震惊,甚至宣称波克罗夫斯克最多在两周内就会沦陷,俄军太多了,一组俄军刚被消灭,立刻就会有另一组俄军出现,“俄罗斯人的资源似乎是取之不尽的”。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等认为俄军正处于“两年来最大一次征服的边缘”,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将成为俄军自2023年占领巴赫穆特之后最重要的战果,一些西方专家建议俄军撤退,保留兵力应对后续防线作战。

这些西方专家指出,尽管波克罗夫斯克战略地位重要,但并没到无法放弃的地步,实际上,俄军占领波克罗夫斯克只是“象征性胜利”,保存实力、调整战线才是乌军维持战略主动的关键。
乌克兰军方和乌克兰政府尚未明确透露是否会放弃波克罗夫斯克,但泽连斯基与这些西方专家有一致的看法,即俄军猛攻波克罗夫斯克不仅仅是出于军事需要,而是试图借此向西方、尤其是向特朗普施压,证明克里姆林宫可以“解放”顿巴斯的说法是对的,迫使西方向乌克兰施压割让整个顿巴斯。

克里姆林宫最近在展示自己新的核大棒,但这种威慑看起来并没发挥作用,于是试图用战场上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不仅要促使特朗普继续施压乌克兰,还打算借此阻止特朗普后续的对俄制裁。
“俄罗斯正在利用波克罗夫斯克周围的局势来影响国际决策,特别是制裁决策,俄罗斯非常害怕美国的强有力决策,通过这个关于波克罗夫斯克的叙事,他们想在战场上展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