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区政府11月11日宣布,在政府可持续债券计划下成功定价约100亿港元等值的数码绿色债券,涵盖港元、人民币、美元及欧元。经过11月3至7日的网上路演后,这批数码绿色债券在11月10日定价:25亿港元的二年期债券为2.5%、25亿人民币的五年期债券为1.9%、3亿美元的三年期债券为3.633%、3亿欧元的四年期债券为2.512%。
继2023年及2024年两次成功发行数码绿色债券后,本次发行是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债券代币化进程上的又一里程碑,不仅保留了以往发行的主要创新特性,包括以数码原生形式发行、为投资者提供透过传统市场基建参与买卖的选项,以及将绿色债券披露融入数码资产平台,也在以下范畴应用更多创新技术并取得突破:
将数码货币应用于交收程序:港元及人民币债券的一级发行除设有传统交收方式外,也引入了以代币化央行货币交收的选项,有助进一步缩短交收时间、降低成本及对手方信用风险,亦是全球首批在交收程序中应用人民币及港元代币化央行货币的数码债券。
扩大规模:这次发行金额达100亿港元,四个币种的债券总认购金额超过1300亿,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数码债券发行。此外,发行年期延长至最多五年,以满足投资者对更长年期数码债券的需求。与以往的发行相比,安排行和数码资产平台直接参与者数量上升,投资者数量更显著增加。在投资者类别方面,是次发行继续吸引广泛的环球机构投资者认购,涵盖资产管理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私人银行及其他机构,包括众多首次认购数码债券的投资者。
加强全球标准的采用:本次所有币种的债券发行均有采用数字代币标识符(DTIs),即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24165标准定义的数码代币全球识别标准。这批债券的DTIs与其国际证券识别编码及发行人的法律实体识别编码直接连结,将这批债券融入全球标准的整体架构。
此外,在第二次数码债券发行的基础上,本次发行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债券数据分类术语的采用,以便利传统资本市场与数字产业不同交易方与系统之间持续交换发行资讯,从而提升互操作性,并推动端对端自动化。